评析
村居杂感 其三
洞庭千里气萧森,杀伐愁连大地阴。上相徒闻驰传出,全军已报凿舟沈。蛮氛日夜蒸江汉,鄂渚风烟阅古今。一片涂膏问谁致,祇应猿啸答枫林。
和珊士送春诗心字韵
异国春归客感深,烽烟满目罢登临。茂宏到处能胡语,庄舄无人和越吟。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草驴秃尾天街侧,吹笛纤儿莫见侵。
盂鼎铭拓本为伯寅侍郎赋 其一
粲粲孟鼎铭,吴陈考已备。侍郎精古籀,抉摘无遗义。我所三摩挲,尤在玟珷字。于古无可徵,请更对以意。吕伋谥丁公,《说文》作玎谊。丁癸本殷号,周人始制谥。偏旁随事增,古盖有斯例。唐虞及三代,以玉供神事。大夫有石宔,郊宗详其制。王公当用玉,疑非起后世。谥为作主用,加玉所以志。此乃真古文,千钧一发系。寄语一孔儒,挢舌莫诧异。
雨夜戏效义山无题 其三
小别东风不自由,香车油壁几句留。难忘玉手搴帘笑,谁遣蛾眉满镜愁。莺语画屏人倚瑟,蛛丝小幔月当楼。银河不信谁相待,泻作潇潇暮雨秋。
柯山红树行
故人家在柯山曲,门外溪流转寒绿。板桥一抹长林西,尽日烟霞看不足。山深几日生秋风,树色尽作胭脂红。斜阳隔山渲金碧,画屏惨淡开天工。平昔看山爱秋晏,写入吴纨白团扇。画中佳赏谁最同,浊酒扁舟载王翰。寻君摇指松扉开,破帽风前笑相见。第五桥边诗思多,林阴席地共婆娑。年年好景常如此,放眼湖山一醉歌。远水遥山入秋暮,多少征途此中去。渔舍多依薜荔湾,估船偏问鸳鸯渡。王郎去客嵩汝间,余亦劳劳别故山。江路雁来知有梦,白云秋尽几时还。燕云越树动成忆,把臂王郎忽长别。黄沙落叶满长安,寒日萧萧素车出。著屐平生定几回,遗诗读罢更堪哀。分明洛水疲驴道,曾得家山一面来。遥怜瘦沈依山住,红到山中几千树。已是题诗失酒徒,扇底风光更何处。何日僧庐返病身,绿萝禅榻结比邻。西头更触浮生恸,满目山阳笛里人。
庚申八月感事 其二
名王铁骑镇沽中,太息藩篱指顾空。孤注何曾谋寇准,吁留几见约陈东。绝怜沧海横流速,尚想神京拱卫雄。东望翠华应下泪,昭陵松柏起西风。
浏览全部 50 首
宿七里山(并序)
寒松雾暗月西颓,人语无声鬼语哀。郡国忍闻侯景诏,朝廷初弃戴渊才。风传鼙鼓惊魂战,天入乡关望眼开。骨肉死生俱未卜,泪痕血点满苍苔。
即事
劲敌谋应大,春来势转雄。烽烟惊北阙,鼙鼓战东风。雪舞愁云外,花飞泪眼中。翠华行乐处,戈甲照寒空。
叠韵书感
壮志何尝薄戎马,江楼厌听鼓鼙声。分符异数偏裨尽,绝幕殊功笑骂成。剩拥歌鬟谈战伐,谁呼国士起幽并。银刀夜响灯如雪,惭负封侯骨相清。
由雀儿岭入阆川青梁尾 其二
路折千湾水,天垂四面山。野人初问战,过客乍投关。地僻烧畬遍,溪深采葛閒。时时听鼙鼓,怅望不知还。
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一
沙尘涨北天,卫霍出居延。苦雾埋沙碛,穷荒乏水泉。战酣鼙鼓壮,戍久铁衣穿。试上长城望,中原若个边。
次韵舒天用元夕观灯喜甚成诗二首 其一
河陜妖氛渐欲平,不应戎马尚连营。声传万井灯花丽,月到中天夜气清。烂醉且须游阆苑,论功终合拟长城。归来袖手无人识,唤作风流阮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