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渡扬子江望金山
江天淡荡朝霞红,澄波万顷流瀜瀜。舟人解缆渡江去,渐觉帆脚生微风。苍茫远树失京口,举头忽现青芙蓉。奔流直下走东海,金山突兀当其中。楼台明灭晃金碧,有如蜃海浮琳宫。晴烟缥缈飞鸟绝,但见古塔撑青空。我闻此水贯楚蜀,北江下注连南东。天留片石作屏障,直与底柱争穹窿。坐揽奇景豁胸臆,敢燃犀角窥蛟龙。收帆瓜步一回首,江南千里青濛濛。
王石谷山水
清泉百丈飞幽壑,茅屋人家隔丛薄。白云在水树在空,漠漠晴烟下寥廓。断鸿几点去无迹,黄叶一林寒欲落。斜阳何处认前村,隐见危桥傍山郭。先生画笔冠当代,八尺生绡气磅礴。不须平远袭倪黄,能以清空见镵削。秋窗对此足清胜,瑟瑟轻寒生绣箔。掩图不敢挂虚堂,恐有红尘一分著。
得家书有感
昨夜银镫喜缀花,平安两字到天涯。细看墨沈痕皆淡,祇恐彤闱鬓有华。北墅旧游芜径暗,南楼归梦月光斜。愁来羡尔中庭树,日暮霜风集子鸦。
秋暮南楼偶赋
商飙吹入万人家,窗外轻寒透碧纱。极浦每惊归雁落,高楼况复夕阳斜。破蕉淅沥风如雨,瘦菊离披叶胜花。极目晴云何处望,马蹄荒草隔天涯。
梅花 其二
爱梅入骨随,思作梅花吟。横斜疏影句,谬许孤山林。拟议误唐突,粉蝶兼霜禽。竹外一枝好,坡老诚赏音。何如妙无言,淡然惬素心。不见江贯道,抚琴不弹琴。
将入都门别南楼感赋 其一
飞花下浅渚,岸柳催行舟。再拜别高堂,雪涕辞南楼。兹楼廿年住,纵目娱清幽。一旦舍之去,揽裾事远游。青天见黄鹄,振羽翔高秋。岂不恋旧巢,恋亦不能留。
浏览全部 27 首
广五子篇 昆山俞允文 其三 濮阳李先芳
伯承侠者雄,摛词何尔雅。芙蓉秀浊水,清芬自堪把。往知在倾盖,携手即中野。四顾邈无俦,幽怀浩倾写。行行愉江宰,悒悒谁与解。讼庭凉飔生,商歌和弥寡。有志迫未竟,强为时人下。
无俗念 竹
虚心翠竹,禀天然、一气生来清独。月下风前堪赏玩,嘲谑令人无俗。嫩叶萧骚,隆冬掩映,秀出千林木。英姿光润,状同玄辅寒玉。好事东里田侯,南溪新种,使我开青目。尽日高吟窗外看,风飐筠梢摇绿。冉冉幽香,萧萧疏影,坐卧清肌肉。云龛闲伴,雅怀惟称仙福。
满江红 茉莉
玉骨亭亭,似不屑俗人为伍。堪怜处愁怀莫释,芳心未吐。数朵清芬羞对月,一枝瘦影娇凝露。喜含葩向晚暗生凉,消烦暑。擎翠袖,依帘幕。移素质,纤云护。想晚妆新浴,玉人风度。学浅愧无看雪咏,才高自有吟秋句。倩琼姿珍重伴栖香,相赓和。
何大韶见访偶出失迎留题而去用韵答之
道人采药不曾閒,朝访南山暮北山。岂意轩车能远出,却过蓬荜竟空还。石泉未得同清赏,诗句能题慰老颜。自是阳春真寡和,妙音还在盛唐间。
一剪梅 冲寒图
潇洒吟情在灞桥。杖挂诗瓢。驴踏琼瑶。阳春一曲调应高。梅正香饶。雪正萧骚。自是清狂逸兴豪。一任寒骄。肯负今朝。竹篱茅舍露山坳。幽景难描。幽思难消。
署画兰偈
妙笔补骚经,写出王者艳。郁苍众卉中,宁分贵与贱。本从香国来,悬岩擢秀蔓。绿叶蔚阿若,新华翩巧倩。一茎贯心出,孤芳邈无伴。香生未开先,开后香仍酽。一气涵清虚,自然辟朽烂。华时原非聚,既华亦非散。如何恋因缘,根尘两不辨。臭香由识色,鼻为目所谩。蚤知六是一,无妨止作观。空假开谢名,世人逐闻见。幽谷独流芳,孔子固已叹。如来说不得,拈之示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