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敬敷书院值雪
空庭残雪尚飘萧,时有栖鸦语寂寥。久坐不知身世处,起登高阁见江潮。
杂诗 其五
步陟高岩巅,浮云郁如海。扶桑升圜日,眩曜生五采。宛虹首幽恒,江汉拖其尾。氛雾倏清澄,岛岳乃错峙。俯听深峥嵘,空曲巨声起。勃上充元天,下达幽泉底。倡始义黄前,万世卒未止。倾耳魂九逝,返乃得宫徵。独抱虚音归,中心窃自喜。写曲欲遗谁,冀有伶伦耳。
米友仁楚江风雨图卷
万山欲驾云飞去,风雨江声挟东注。波翻雨横客登楼,天地浑茫不知处。藤厓高下县太阴,霾雾冥濛露江树。飒飒风漂劲柯动,急雨小停江浪涌。低昂岛溆数舟行,寂寞鱼龙暮天恐。楚江晴甸亦苍茫,况值萧条风雨凉。山鬼含睇帝子怨,海洲忽近吴天荒。破墨氤氲载元气,胸前突出山川势。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君不见阿章早许元晖继,楚山已进先皇秘。此图卷末复题诗,南朝又见颠翁字。父子峥嵘书画学,江山慨叹迁移事。五百年来江自流,江城余亦澹淹留。借来宝墨流虹卷,且慰无憀风雨秋。
挽袁简斋 其二
文集珍传一世间,兼闻海外戴舟还。千篇少孺常随事,九百《虞初》更解颜。灶下媪通情委曲,砚旁奴爱句斑斑。浑天潭思胡为者,纵得侯芭亦等閒。
应山至孝感道中
山光异远近,间若重楼花。行人度高下,起落波中槎。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曲更招蕲巴。胸吞云梦不芥带,囊括汉国无离?。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鸦。
望庐山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宫亭湖东日初出,岚彩欲见一片青。烟迷沧州渺漭万余里,岩风忽落闻天鸡。屏风叠开张,浸入颇黎。沧海贯石梁,白日挂丹梯。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须臾湖波兴,日晦风凄凄。香炉峰,摇曳同菰稗。舟行望远势还出,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山摇海荡不知处,想见枕石醉卧人如泥。晚泊湖心照南斗,仰视正与石门齐。莫言灵境近咫尺,帆樯倏过难攀跻。将游天地之一气,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
浏览全部 51 首
一孚仲青往金陵访耕南三丈消息
域中前辈尽颓颜,混迹刘伶尚闭关。孤艇著书江水上,百年阅世酒杯间。天边落木流扬子,秋尽寒云出蒋山。若忆园亭旧游钓,挂帆明月共君还。
寄王校书止仲
他乡每忆故乡云,此日还山又忆君。菊老岂堪秋后采,猿啼犹似客中闻。风帆渔艇行无次,野水寒烟去莫分。不是题诗不相寄,孤鸿也自念离群。
控海楼有怀徐可大
南州徐孺子,落笔满人间。江上笑为别,天边去不还。高楼题控海,此日独看山。尚忆危言日,投簪且闭关。
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 吴 其四 陈
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张去华自华塘过访山堂留酌分得间字
春明一相失,匹马傍谁还。才岂三吴尽,名堪二陆间。入门高紫气,把酒落青山。世路君应见,孤云好闭关。
踏莎行 其四 题团扇
落日归云,寒空断雁。吴波浅淡山平远。丹青写出在霜缣,佳人特地裁团扇。渔艇孤烟,酒旗幽院。些儿景趣君休羡。五湖归去共扁舟,何如早早酬深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