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鉴赏辞典》:早春时节,清淮浪软,紫燕双飞。一位少妇在船埠给自己的丈夫送行。诗中略去了一切送别场面的描写,一落笔就抓住了女主人的心理活动,集中描写她的内心独白。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与丈夫握别之际,深情难舍,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究竟从何说起呢?首句忽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东西使我羡慕?次句的回答更出人意外:羡慕丈夫船尾的燕子。这一问一答,痴人痴语,既不关情,也无关送别,似乎很不得体,但三、四两句一转,便使前面的疑团涣然冰释,整首诗的感情画面顿时活跃起来。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她想燕子能随船飞行,在樯竿上停留,自己丈夫无论是宿夜还是进餐,它天天都能见到;而人不如燕,自己反不能相随而去。这就把女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和盘托出。诗不说女主人想以身相随,而说羡慕随船远行的燕子,宛转达意,以曲取胜,显得风流蕴藉。羡慕燕子,意在希望能象燕子那样天天见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况,出语温柔体贴,细腻地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厚爱。北宋诗人黄庭坚说:“《淮阴行》情调殊丽,语气尤稳切。”(《苕溪渔隐丛话》引)是说得不错的。这首诗用比兴体托物抒怀,正是乐府本色。南朝乐府民歌《三洲歌》云:“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愿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两相比较,二诗机杼相同,神理暗合。刘禹锡在诗前小序称:“作《淮阴行》以裨乐府。”可见作者学习南朝乐府民歌的努力。
(吴汝煜)
巫山神女庙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伤愚溪三首(并引) 其三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杂曲歌辞 宜城歌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荒(一作花)台侧生树(一做柏),石碣阳镌额。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遗草一函归太史,旅(一作孤)坟三尺近要离。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
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巡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为兄手写殷勤句,遍历三台各一通。
詶乐天闲卧见寄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浏览全部 897 首
寓意诗五首 其四
翩翩两玄鸟,本是同巢燕。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
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闻诸公先分题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合为十章四句 其八
春浓芳菲杂,日夕境气变。望望樯上乌,去去令人羡。
燕衔泥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杏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逢曾子固
前出秦淮来,船尾偶搀燕。遽传曾子固,愿欲一相见。顺风吹长帆,举手但慕羡。杨子东园头,下马情眷眷。昔始知子文,今始识子面。吐辞亦何严,白昼忽飞霰。我病不饮酒,烹茶又非善。冷坐对寒流,萧然未知倦。
忆江南 其一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惟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题双竹堂壁(补编)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