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对床夜语》:王荆公谓老杜“暝色赴春愁”,下得“赴”字大好,若下“见”字、“起”字,即小儿言语。予观唐诗,知此句乃皇甫冉诗,荆公误起也。……王昌龄亦有“寒鸟赴荒园”之句,似不逮前。
《瀛奎律髓》:诗第一句难得好,如此诗“赴”字,已见诗话所评。与“酒渴爱江清”、“四更山吐月”,并是起句便绝佳者。
《唐诗成法》:首句王荆公所赏,果佳。五、六忽写故乡风景,已见超脱。结不更顾“洛水”,止结“归”字,意格俱高,中晚所少。
《唐诗别裁》:写渡水晚景,自然入妙,与“落日在帘钩”一种起法。
《网师园唐诗笺》:起法俊逸。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好起。查慎行:起句后人用以填词。纪昀:五句比朝士无人,六句言贤者在下,妙于浑然不露。渔阳评陈元孝诗有“江晚多芳草,山春有杜鹃”句,以“江晚”比明末,“山春”比本朝,以“芳草”、“杜鹃”比遗老,似从此化出,而更青于蓝。
《唐诗近体》:写渡水晚景,天然入妙(“摊月”句下)。
馆陶李丞旧居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词藻世传平子赋, 园林人比郑公乡。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送魏六侍御葬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法證无生偈,诗成大雅篇。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
游仙洞兮访真官,奠瑶席兮礼石坛。忽髣髴兮云扰,杳阴深兮夏寒。欲回头兮挥手,便辞家兮可否。有婚嫁兮婴缠,绵(一作待)归来兮已久。
酬张二仲彝
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屈宋乡山古,荆衡烟雨深。艰难十载别,羁旅四愁侵。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已看生白发,当为乏黄金。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江城闻鼓角,旅宿复何如。寒月此宵半,春风旧岁余。徒云资薄禄,未必胜闲居。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浏览全部 240 首
泊白沙渡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王台驿
古驿枕溪流,群山抱驿楼。滩声寒午梦,莺语动春愁。芳草王孙路,桃花渔父舟。白云与流水,相对共悠悠。
石矶
石矶无伴满苍苔,秋杜春兰晚自开。江日烟波双鸟去,楚天风雨一舟来。钓鳌独有沧溟兴,梦鹤谁知赤壁才。芳草归人不愁思,水云山郭见章台。
露华 和竹垞赋水蓼花
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雨后半倒凉枝,碎洒钓篷移处。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
雨泊
莲窝渡头燕双语,杨柳萧疏洒飞雨。五日舟行一日程,客梦邅回厌湾浦。溪烟卧水澹不流,沙草萦毛细难数。淹泊空滩归意迷,背雨来船自鸣橹。
游越溪
溪水碧悠悠,猿声断客愁。渔潭逢钓楫,月浦值孤舟。访泊随烟火,迷途视斗牛。今宵越乡意,还取醉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