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对床夜语》:王荆公谓老杜“暝色赴春愁”,下得“赴”字大好,若下“见”字、“起”字,即小儿言语。予观唐诗,知此句乃皇甫冉诗,荆公误起也。……王昌龄亦有“寒鸟赴荒园”之句,似不逮前。
《瀛奎律髓》:诗第一句难得好,如此诗“赴”字,已见诗话所评。与“酒渴爱江清”、“四更山吐月”,并是起句便绝佳者。
《唐诗成法》:首句王荆公所赏,果佳。五、六忽写故乡风景,已见超脱。结不更顾“洛水”,止结“归”字,意格俱高,中晚所少。
《唐诗别裁》:写渡水晚景,自然入妙,与“落日在帘钩”一种起法。
《网师园唐诗笺》:起法俊逸。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好起。查慎行:起句后人用以填词。纪昀:五句比朝士无人,六句言贤者在下,妙于浑然不露。渔阳评陈元孝诗有“江晚多芳草,山春有杜鹃”句,以“江晚”比明末,“山春”比本朝,以“芳草”、“杜鹃”比遗老,似从此化出,而更青于蓝。
《唐诗近体》:写渡水晚景,天然入妙(“摊月”句下)。
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
陇首怨西征,岭南雁北顾。行人与流水,共向闽中去。
杨氏林亭探得古槎
千年古貌多,八月秋涛晚。偶被主人留,那知来近远。
山中五咏 南涧
上路各乘轩,高明尽鸣玉。宁知涧下人,自爱轻波渌。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赋得郢路悲猿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远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坐觉盈心耳,翛然适楚情。
与张补阙王鍊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浏览全部 240 首
泊白沙渡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王台驿
古驿枕溪流,群山抱驿楼。滩声寒午梦,莺语动春愁。芳草王孙路,桃花渔父舟。白云与流水,相对共悠悠。
石矶
石矶无伴满苍苔,秋杜春兰晚自开。江日烟波双鸟去,楚天风雨一舟来。钓鳌独有沧溟兴,梦鹤谁知赤壁才。芳草归人不愁思,水云山郭见章台。
露华 和竹垞赋水蓼花
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雨后半倒凉枝,碎洒钓篷移处。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
雨泊
莲窝渡头燕双语,杨柳萧疏洒飞雨。五日舟行一日程,客梦邅回厌湾浦。溪烟卧水澹不流,沙草萦毛细难数。淹泊空滩归意迷,背雨来船自鸣橹。
游越溪
溪水碧悠悠,猿声断客愁。渔潭逢钓楫,月浦值孤舟。访泊随烟火,迷途视斗牛。今宵越乡意,还取醉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