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姚姬传郎中假归桐城 其三
新蔬软脆带春冰,风味端宜笋蕨胜。淡意回甘无物喻,苦言近辣有人憎。纪侯秋夕缘诗瘦,严子冬心抱病能。又到唐花风启蛰,桂宦雪洒读书镫。
送姚姬传郎中假归桐城 其一
纵观当代述人文,前辈诸公用意勤。清庙明堂庀梁栋,深山大泽蓄风云。开元大历非空貌,秀水新城莫漫云。君去重编《海峰集》,肯随北地乞余芬。
栖霞道中示蕴山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濛濛恐湿衣。
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 其一
遂乘晓霜气,菜如人意浓。我作《野圃记》,渺焉想前踪。结构改面势,平揖近远峰。独留山口光,纵此水际筇。枯荷仍小桥,插棘展长墉。四边菊花水,一于此榻供。所以山桃后,来必乘晚菘。
礼烈亲王克勒马图歌
天东日出大海红,五色云挂扶桑弓。乐府谁歌迣万里,天马真见来从东。礼王昔阶大贝勒,屡以克捷宣肤公。叶赫乌拉万部众,群瞻威烈挚且雄。紫云夹日近翊卫,一家合德襄丹衷。恭闻所乘克勒马,摧坚陷锐皆当冲。萨尔浒山第一战,从古无此神奇功。明师一蹶遂弗振,二十万歼五日中。此马尔时倍趫捷,出入厓隒千万重。每闻鼓鼙迅喷鬣,嘶起涛濑回长松。至今轩皇教战处,涧谷啸舞犹呼风。时无画者今补画,枣骝色异尾与騣。腹间旋毛鳞甲动,耳夹肉角筋垂虹。山前人指洗创处,自跑圣水春融融。其高七尺修丈咫,想像精异还为龙。长洲汪琬为作传,传后系语如褒忠。方召周诗无异驷,徒咏修广联车攻。曹韩之画杜甫引,曾何伟迹来花骢。此马得遭此际会,是乃月驭星精从。纸上熊熊气起立,俄顷蹴踏凌千峰。国家得天厚元气,人物笃起天所钟。宗亲有王峙桢干,王有神骏留奇踪。谱入奎章庆隆舞,陋彼六骏唐石砻。诗成敢试点笔响,恐近瘦骨敲青铜。
雷州道中读道园学古录忆甲申冬曾读于此用录中韵作诗寄萚石蕴山未窥其旨也爰为改作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宝书述左丘。惜哉仅传石问答,空此妙语临芳洲。南渡而后文渐敝,销金锅内米淅矛。程学盛南苏学北,各主一二难兼收。是时江表余前修,那无奇字扬付侯。百年文献天半壁,孰与索隐还阐幽。大都文儒富馆阁,亦有殷士将羊牛。内府图书谁复识,宰相世系或可求。在朝在野都一集,风雅可当元春秋。所以自负汉庭吏,不肯毫末铅粉留。惜墨几无一字著,岂碍万丈光芒流。曲折渟蓄皆有故,彼夸多者真浮游。杨范揭辈藻已弱,对此疑古彝鼎舟。温研一过又三载,轺边海月凉悬钩。
浏览全部 41 首
梅季豹见访同为云门禹穴之游诗赠其行
白苇黄茅都一概,苍松何意入云栽。练江秀句今如谢,橄榄余甘旧属梅。溪阁熟眠秋到寺,石亭壮观雨兼雷。怜君醉后谈能胜,倩取湖光为洗杯。
妙相寺清节轩
此君高节抗浮云,环寺幽亭分外清。凌厉雪霜真有守,招邀日月自多情。更无一点红尘到,但觉中襟爽气生。争似南墙相对处,萧萧流水绕除鸣。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
兰若背山阴,松筠夹径深。门閒容虎卧,湖近听龙吟。雨过泉添涧,风飘磬出林。衲衣皆旧识,一一谢幽岑。
留题李颉林亭
兼琴枕鹤经,尽日卧林亭。啼鸟自相语,幽人谁欲听。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何必对樽酒,此中堪独醒。
西湖
十三楼寺朝餐饭,六一泉亭晚举觞。千古湖山难模处,淡烟微雨更斜阳。
散叟去后独游云林寺二首 其一
不雨昼冥冥,千山拥佛青。松身写罗汉,泉梦入风霆。古径惟寒叶,秋芳有异馨。吹襟坐岩石,添我两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