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①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阳人。
②袂(mèi):衣袖。
③浥(yì):沾湿。
④颦(pín):皱眉。
【评解】
这首词,作者曾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词中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来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这首小词,抒发了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贤为词,往往丽而不流,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刘梦得《忆江南》“春去也”云云,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浥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
沈雄《古今词话》:“春去也”云云,刘宾客词也。一时传唱,乃名为《春去也》曲。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婉丽。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一作朝)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盌试新茶。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草时, 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 须得垂杨相发挥。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吟之泫然因以继和二首 其一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无复双金报,空余挂剑悲。
浏览全部 897 首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 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独笑亦含颦。
酴醾
来自蚕丛国,香传弱水神。析酲疑破鼻,并艳欲留春。勿以媚兰味,误沾韩寿巾。
咏百合诗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赋得生刍一束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茜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每惭蘋藻用,多谢?兰荣。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咨询(一作询谋)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五日望采拾诗
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绡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娇起斜盻,敛笑动微嚬。献珰依洛浦,怀佩似江滨。须待恩光接,中夜奉衣巾。
咏烟诗
浮空覆杂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发,颇似巫云登。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吐鲸鱼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