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归盩厔旧居 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

七言律诗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一作万)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

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评析

《三体唐诗》:

前实后虚体。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汪道昆曰:全篇气缓,诵之凄然。周敬曰:次联形出哀怨,乱后实景,人说不到。周珽曰:此盖史思明、吐蕃乱后之作,荒凉凄楚,不堪终读。松枝可赠,取坚贞不改也。

《诗源辨体》:

句法音调,已入晚唐。

《唐风定》:

精思妙语,一诵再回。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前解:写兵荒之后,已无旧居。看他次第自述:初归周至,恰值春晴。由“麦陇”过“竹园”到“村巷”,纯是“鹿群”,一望无人。于是先寻庐井,次展坟墓,真是久客远归、魂魄未招光景也。后解:写困穷虽极,誓报晚货。“冰涧”、“石田”,非向二子诉穷,正是极表“松枝”在抱也。

《碛砂唐诗》:

敏曰:“分”字从“晴”字来。韵不论新旧,只要自在。诚哉,是言也!

《唐律偶评》:

苦语,却通首清丽。

《诗式》:

发句上句切早春,起野外日初晴,正分麦垄之候;下句入旧居,惟竹园相与接,而鹿引众,此旧居之情景。颔联写景,都就眼前指点,唯废井之中,青草方生,繁花之发,古坟相对,旧居外描写。颈联上句言冰方解,故满涧;下句尤切“归”字,方人出外,田多未耕,田中只见石和云而已,均切定早春。落句就欲寄着想,言早春归至青山下,尚是荒岁,无物可寄,惟有松枝坏。通篇写盩厔旧居,均从旧居以外生发,又妙在处处不脱“早春”二字。此题若无“早春”二字,则应抱定平春方为切题。且无“早春”二字,则通首可就居以内着想,做诗与做文总贵相题也。[品]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