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乙丑五月十四日叛苗陷石阡叔兄巷战死节余亟负母逾垣出余人从之既闻贼将至全家投署后荷池中贼相谓曰严太守清官眷属不可犯也遂得免贼退后奉母旋里途中纪事 其二
早办靴刀一死轻,全家蕉萃困围城。已拌沈水从先络,谁使逾垣作吕荣。天意欲全黄口嗣,时危竟弛赤眉兵。惊魂定后还思痛,自是明祗感至诚。
春日偶成 其二
菜花风过又清明,深巷箫声记卖饧。画好终须摹古意,才疏每愧负时名。居凭楼阁神先旷,案有琴书气自清。更欲移家远城市,五湖烟月不胜情。
登未三月随外子挈松柏两儿买棹游西湖还登烟雨楼遂至青镇奉母返吴门作诗四章以纪之 其一
西湖幽绝处,人迹罕经行。古木四围合,野禽三两声。孤山终不俗,处士旧留名。欲荐寒泉菊,高风同借宿招提境,吟诗静夜分。月光初地见,花气后台闻。何处晓钟动,满城香钵熏。山僧绝供亿,欹枕卧看云。水鸟飞何处,苍茫云满湖。《棹歌》有遗响,不见小长芦。浦溆仍烟雨,楼台似画图。家风在严濑,能把钓竿无。
杂兴 其四
边郡荒以寂,土风清且敦。叛夷一朝集,守兵焉复存。叔兄何慷慨,辞诀堂上亲。竟为侍中血,宁惭温序魂。余时负母出,逾垣若有神。岂知质孱弱,忽然已忘身。全家赴清池,誓不为瓦全。提携出重险,祐助感自天。至诚岂能格,忠义固所安。安得惇史笔,垂光照重泉。
乙丑五月十四日叛苗陷石阡叔兄巷战死节余亟负母逾垣出余人从之既闻贼将至全家投署后荷池中贼相谓曰严太守清官眷属不可犯也遂得免贼退后奉母旋里途中纪事 其一
边城从古叹孤悬,忽见军烽照义泉。狭巷短兵相接战,亲闱永诀敢图全。衔须温序忠魂在,食肉班超壮志捐。恨乏兰台修史笔,《国殇》犹待杀青编。
琼花
海山仙人玉炼颜,峨峨高髻齐桃鬟。蛮烟瘴雨侵不得,时有天风吹佩环。芳姿独立映南极,姑射肌肤谢莹饰。月殿霓裳自一奇,仙家琪树应无色。飞琼姓字蓬莱注,步虚声里银河度。但觉瑶台露气清,焉知尘世风光暮。秦女骖鸾凌紫霞,奇馨曾引七香车。烟霏鹤唳渺何处,犹忆唐昌玉蕊花。
浏览全部 44 首
感遇 感遇 其六
昔日卞和子,独抱荆山璧。殷勤三献君,玉人辨为石。世眼束见闻,至宝岂易识。刖足心不伤,璞弃亦不惜。是非竟不明,感激还成泣。
赠王德徵户曹谪官之肇庆驿丞
卞和献荆璞,言尽继以泪,虽以三刖足,于心曾不悔。岂不知保身?徒以识为累。楚国有大宝,弃之如瓦块。何况以暗投,按剑或相待。大易贵藏器,龙蛇亦何害。
荆山
吾经荆玉山,未惬登探愿。闻说洞中石,玲珑抟雪霰。玉生固有胎,不以青黑绚。卞和彼何人,抱璞奚必献。再刖自所取,无媒而频炫。士诈常夺真,物贵不敌贱。泣之亦何为,毋乃剧尤怨。孰云空山猿,荆人哭佐卞。陋哉何曾言,望道信未见。
送刘教谕裔关西考试采玉之行
往年采玉于阗东,今年采玉昆山中。近来苦难得白璧,荆珉燕石常相逢。世无明眼非无玉,水苍玄英委空谷。何限瑰奇不见知,岂独骊珠混鱼目。君不见琥璜在璞未琢磨,云谁识之古卞和。
杂体五首 其五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颂古一○一首 其九十三
荆山美玉何须辨,赤水玄珠不用拈。罔象无心黄帝重,卞和有智楚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