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驷流萍度此生。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青骢别塞声。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
古人有至心,不在狷与忍。国禄既弗加,吾身可以隐。去矣适其时,耕此荒山畛。更与贤母偕,丘壑情同允。卓哉鸾凤姿,飘飘高自引。向使属戎行,岂其逊枝轸。出处何必齐,此心期各尽。末世多浮谈,有类激小忿。割股固荒唐,焚山事可哂。微哉仲子廉,立操同蚯蚓。遗祠君故乡,父老事惟谨。牡丹异凡花,春深洗铅粉。况此黄芦林,晚送秋风紧。厉彼顽钝徒,英名代无陨。
怀人
秋风下南国,江上来飞鸢。江头估客几千辈,其中别有东吴船。吴儿解作吴中曲,扣舷一唱悲歌续。乍回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曲中山水不分明,似是衡山与洞庭。日出长风送舟去,祇留江树青冥冥。湘山削立天之角,五岭盘纡同一握。嵚崟七十有二峰,紫盖独不朝衡岳。万里江天木叶稀,行人相见客沾衣。寄言此日南征雁,一到春来早北归。
赠孙徵君奇逢
海内人师少,中原世运屯。微言垂旧学,懿德本先民。早岁多良友,同时尽诤臣。苍黄悲诏狱,慷慨急交亲。党锢时方解,儒林气始申。明廷来尺一,空谷贲蒲轮。未改幽栖志,聊存不辱身。名高悬白日,道大屈黄巾。卫国容尼父,燕山住子春。门人持笈满,郡守式庐频。竹柏心弥劲,陶镕化益醇。登年几上寿,乐道即长贫。尚有传经日,非无拜老辰。伏生终入汉,绮里只辞秦。自愧材能劣,深承意谊真。惟应从卜筑,长与讲堂邻。
古北口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海上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门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风回。楼船见说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铖才。
浏览全部 57 首
口号赠徵君鸿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化胡歌七首 其五
我昔离周时,西化向罽宾。路由函关去,会见尹喜身。尹喜通窈冥,候天见紫云。知吾当西过,沐浴齐戒身。日夜立香火,约敕守门人。执简迎谒请,延我入皇庭。叩搏亦无数,求欲从我身。道取人诚信,三日口不言。吾知喜心至,遗喜五千文。欲得求长生,读之易精神。将喜入西域,迁喜为真人(○同上)。
化胡歌七首 其五
我昔离周时,西化向罽宾。路由函关去,会见尹喜身。尹喜通窈冥,候天见紫云。知吾当西过,沐浴齐戒身。日夜立香火,约敕守门人。执简迎谒请,延我入皇庭。叩搏亦无数,求欲从我身。道取人诚信,三日口不言。吾知喜心至,遗喜五千文。欲得求长生,读之易精神。将喜入西域,迁喜为真人(○同上)。
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
新诗字字比琼瑶,池上相过破寂寥。微雨不消吴市暑,疏松如带浙江潮。吹笙尚忆前身事,结袜空思往哲遥。京洛故人如问讯,梁鸿犹住伯通桥。
山居着野服
道人占断南屏景,十里青山带郭斜。对水柴门通鹤渚,隔邻烟火是渔家。岩头老桧占风雨,石上昌阳阅岁华。妆点太平还着我,棕鞋桐帽送生涯。
老马
吴人惜燕骏,燕马卧吴家。毛骨从前贵,关山欲去赊。草深闲楚泽,力尽忆胡沙。御史乘来久,时逢避路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