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七言律诗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评析

《批选唐诗》:

意浅情深。

《汇编唐诗十集》:

吴逸一云:情致委曲,音律清婉。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离思凄清,结似浅。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长”字去声,即“长物”之长字,言一倍是自己愁心,又长一倍,是朋友离忧也。“夜思”七字,独承“离忧”,言翻来复去,更睡不得,即更放不得也。“秦地”十四字,再承“夜思”,言才睡得,叩又梦,才梦得,即又觉,迷迷离离,恰似家中握手,淅淅沥沥,早是船背雨声也,真写尽“予重”二字矣。

《五朝诗善鸣集》:

“诸溪近海”一句,写了多少境界,小家不能。

《删订唐诗解》:

登楼止是想望故人,不言作赋。

《唐诗贯珠》:

赋、比、兴皆具,非止于呆赋景也。所以下言因此别恨转深,前程唯有登楼望远。聊慰怀思耳。“转”字不可忽。

《近体秋阳》:

如走穷崖,砉逢异境,迥绝,快绝。

《唐诗别裁》:

如仲宣作《登楼赋》(末句下)。

《大历诗略》:

起联先写别恨,承接处倒出故人,转入宿淮浦,用笔之妙,兼篇法也。五、六造句新挺,篇中倚此作骨。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如此四句一气呵成,五、六遂趁势纵笔。

《唐诗笺要》:

第四句缥缈已臻绝顶,第五句却又接得奇横;若“独树边淮”,便扭捏无味矣。

《昭昧詹言》:

起二句破题,意平平。三、四叙题面,周旋圆足。五、六写淮浦,卓然名句。收敷衍平竭。

《诗式》:

正己后移疾江南,以不得志而客此地。故发句上句曰“愁心一倍”,一此对己言;曰“长离忧”,却属自己一面,亦对人言,皆从不得志来。下句曰“夜思千重”,写愁之日长,故思亦无穷,夜思并切题中“宿”字;曰“恋旧游”,言恋旧游之友,亦夜思中一事,非单为旧游也。两句已定题位,是对起格。颔联上句言秦地皆朝贵所聚,凡此类故人,迹已远矣,徒成一梦,此所以独忆文明也,此句承“离忧”。下句言楚大凉雨之候,而在孤舟独宿,易于怀人,此所以忆文明也,此句承“夜思千重”。颈联写淮浦:上句言淮浦近海,潮水一至,诸溪皆应。下句言独树在淮浦边,林叶下时,随水流尽。此句并有所托,直谓孤身飘泊,何以异此,正己暗中自况,且起落句;故落句上句言因此故忆文明,而别恨转深。然愁心如此,何处可写,正言难写也。下句言此去前程,倘逢有楼必登,惟学王粲之怀旧作赋乎?此句并抒旅思,不徒忆友矣。上句“何处”二字,叫起下句“惟有”二字。[品]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