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评选》:温润为中唐首唱。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相其七、八,乃是李端校书新来都城,有所投赠,而司空陚此酬之。乃人且新来,而我反欲去,且言无不尽去,深嫌只有我未曾去,真令新来人兜头一杓冷水也。
《唐诗别裁》:四语言已系于一官,不能遂“白云芳草”之心。末勉其坚守初服,勿萦情于簪弁也。与前一首(按指《长安晓望寄程补阙》)似两种心事,意既得官后,知宦途之无味耶?
《诗式》:发句上句切初夏,系写时令,下句“忽忆山中”四字,言校书在野,所以触景而忆也。“忽”字承上句来,“独未归”三字,言心虽忆校书在山中,而己独未归,言外若承校书见赠,因之感触,而似怨不归者,玩“独”字便得其神理矣。颔联上句言对著青镜,即知流年,此何以故?但看己发变白,己况可知。下句言天边白云,天涯之芳草,俱杳然自远者,文明徒心忆山中,身不得归,与白云、芳草俱远也。此联情景兼到。颈联上句言逢酒客以游春,亦山中事;“乍”字有偶见逢著即游之意,“惯”字有习惯之意。下句言曩在山中与林僧夜坐,于今别僧已久,夜坐只是难期。此联写景。落句言本在山中与酒客、林僧居,春与游,夜与坐,乃昨日忽闻已到城阙,得毋有意于簪弁乎?下句言若簪弁为荣,何如以荷衣为乐,只怨校书以彼物胜此物;“莫将”二字有勉之之意,盖勉其栖隐也。[站]高旷。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
思君宁家宅,久接竹林期。尝值偷琴处,亲闻比玉时。高人不易合,弱冠早相知。试艺临诸友,能文即我师。凌寒松未老,先暮槿何衰。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寿堂乖一恸,奠席阻长辞。因沥殊方泪,遥成墓下诗。
寄天台秀师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永愿亲瓶屦,呈功(一作澄心)得问疑。
独游寄卫长林
草绿春阳动,迟迟泽畔游。恋花同野蝶,爱水剧江鸥。身外唯须醉,人间尽是愁。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送高胜重谒曹王
江上青枫岸,阴阴万里春。朝辞郢城酒,暮见洞庭人。兴比乘舟访,恩怀倒屣亲。想君登旧榭,重喜扫芳尘。
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为李魏公赋谢汧公
白雪高吟际,青霄远望中。谁言路遐旷,宫徵暗相通。
浏览全部 184 首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朝花飞暝林,对酒伤春心。流年催素发,不觉映华簪。垂老遇知己,酬恩看寸阴。如何紫芝(一作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碧霞院
石幢祇树道人居,踏阁攀林野兴疏。已厌乳乌群噪食,笑看溪鹭暗窥鱼。绿槐垂穗依僧语,红药分畦对客锄。谁识建章宫里使,输君一衲是樵渔。
寄惟起弟
别来音信稀,忆汝忽沾衣。细雨孤帆远,长天一雁微。魂随青嶂断,梦与白云违。明岁黄花节,知余归未归。
寄别幼孺次来韵
故国青山又远违,怀人空有梦魂飞。猿当暮雨声偏惨,雁到秋风影尚稀。一夜思乡华发变,中年为客壮心微。竹林此日无多侣,莫向山中厌布衣。
答陈编修约之柏乡见寄
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忽传千里札,坐使寸心违。鬓发行来变,丹枫别后稀。时时通远梦,恍是蓟门非。
古意诗二首 其一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