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昌江客感
书剑长为客,谁还怅别离。倦游憎逆旅,多病累亲知。花暖红惊眼,山浓绿到眉。如何池上影,瘦甚旧年时?
秋津山寺登高同两徐、戴、袁群
一醉狂歌入翠微,疏钟斜照澹忘归。无多风景娱羁客,不合年华隐钓矶。野溆秋痕凉拭面,僧楼竹色古侵衣。凭栏远览寻常事,玉树珊瑚喜共依。
雪词三首 其一
玉戏演齐凡百种,花魔糅碎一千尊。何时了尽僧祗劫,无灭无生雪独存。
晚渡舟中作二首 其一
翛然倚棹弄湖光,浊浪寥天两渺茫。只有纤纤眉子月,空明相證出寒芒。
客中赠刘未林太史
忆识当年王石云,品题馨逸便知君。丹华粲照青藜杖,墨妙珍看白练裙。病起迂倪山意集,吟过老杜水香薰。天涯留滞余横览,我亦登楼怅离群。
秋海棠
花生千年前,奇情历今古。传言古思妇,姿貌海棠妩。两泪凝为酥,胭脂润如雨。点地不分明,红豆篱下土。金风袅袅啼,玉露瀼瀼污。婀娜结此花,芳馨越兰杜。厥气为凉蛩,鸣秋声激楚。微虫焉解怨,变幻不自主。人生百年中,飞霞漾清曙。精诚傥凝结,涕唾香不腐。蜕化本无端,虫花非足数。余无死生憾,仗此灵魂武。
浏览全部 102 首
棹歌行
妾家住湘川,菱歌本自便。风生解刺浪,水深能捉船。叶乱由牵荇,丝飘为折莲。溅妆疑薄汗,沾衣似故湔。浣纱流暂浊,汰锦色还鲜。参同赵飞燕,借问李延年。从来入弦管,讵在棹歌前。
西江上送渔父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其二
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落花催斗酒,栖乌送一弦。
武陵春
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相看忘却归来路,遮日小荷圆。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采莲曲 其一
朝露湿妾衣,暮霞耀妾瞩。一叶小如瓜,去住无拘束。兀棹歌采菱,袭袭薰风足。芦叶映港清,捉对鸳鸯浴。莲中有苦心,欲折手还曲。折莲恐伤藕,藕断丝难续。
探芳信 其四 麓翁小园早饮,客供棋事琴事
转芳径。见雾卷晴漪,鱼弄游影。旋解缨濯翠,临流抚菱镜。半林竹色花香处,意足多新咏。试衣单、雁欲来时,旧寒才定。门巷对深静。但酒敌春浓,棋消日永。旧曲猗兰,待留向、月中听。藻池不通宫沟水,任泛流红冷。小阑干、笑拍东风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