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有激之言,字宇痛切,似为千古朝事、边事,写一招状。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冷刺热喝,使人毛骨俱悚。
《唐风定》:直直说透,有讽刺而罕酝藉,两家伎俩自是如此,舍此即无处着手也。
《唐诗归折衷》:敬夫云:为千古任事之人,画出面目,可以益读史者之识。
《载酒园诗话又编》:张(籍)咏《猛虎》,故摹写怯弱以见负峭之威;王咏《射虎》,故曲尽狡狯之态。用意不同,俱为酷肖。《诗归》评王诗曰:“……似为千古朝事、边事写一供状。”此论妙甚。张诗虽丁,仅词人之岂,王诗意深远矣。
赠人二首 其一
金炉烟里要班头,欲得归山可自由。每度报朝愁入阁,在先教示小千牛。
岁晚自感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
华清宫前柳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一作先归)惊动探春人。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主人故亭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贵与宾客游,工(一作上)者夜不宁。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
上李吉甫相公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励学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穫。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浏览全部 565 首
读王建射虎行
我读射虎行,感概兴长叹。官羌射虎得虎难,山下远立常空还。惜留猛虎著山里,射杀顾恐终身闲。有如边将图偷安,遵养时赋容其奸。翻愁努力尽高鸟,良弓挂壁无由弯。君不见刘巨容高千里,留贼自资媒富贵,恐贼尽诛身不利。坐令屈律裹头人,横暴九州狂螫噬。嗟嗟忠臣心不移,受刀摩颈甘如饴。纷纷血刃勇不顾,一死未谢君王知。官军壮志吞蛮夷,匈奴不灭宁家为。相公誓欲平淮西,慨言贼在归无期。霍公裴公今已矣,我吟射虎徒歔欷。
射虎行赠射虎人
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度岭踰山弓力健,虎肉共分不辞远。府司帖下问虎皮,高枕髑髅醉不知。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君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虎北渡河不须射。
猛虎三首 其三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伤身。虎纵不敢射,可射宁独麟。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牧犊行
黄牛遇虎南山下,夜见白石心中怕。牧童牧犊畏虎欺,挽弓逻之不敢离。削竹为簇蒿为箭,射虎恨不穿虎皮。嗟汝虎尔勿欺我犊,我犊有日头生角。
道傍虎迹行
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我怀何所畏,所畏在官箴。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
战城南
战城南,戢不息。朝战城南,暮哭城北。积尸累累,肉腐鸟不食。放马泽中,雪没马腓。沙寒草枯,不得马肥。北风夜吹,胡兵四围。我欲上马,马瘦不驰。我欲射箭兮,硬不开。但语城中亲,汝出收我骸。战城南,君莫悲。猛虎啮人,翔于山垂。欲食虎肉,不避虎威。男儿立功,横行四夷。生当公侯,死当白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