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有激之言,字宇痛切,似为千古朝事、边事,写一招状。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冷刺热喝,使人毛骨俱悚。
《唐风定》:直直说透,有讽刺而罕酝藉,两家伎俩自是如此,舍此即无处着手也。
《唐诗归折衷》:敬夫云:为千古任事之人,画出面目,可以益读史者之识。
《载酒园诗话又编》:张(籍)咏《猛虎》,故摹写怯弱以见负峭之威;王咏《射虎》,故曲尽狡狯之态。用意不同,俱为酷肖。《诗归》评王诗曰:“……似为千古朝事、边事写一供状。”此论妙甚。张诗虽丁,仅词人之岂,王诗意深远矣。
新嫁娘词三首 其一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霓裳词十首 其五
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上崔相公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应(一作愁)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酬于汝锡晓雪见寄
欲明天色白漫漫,打叶穿帘雪未干。薄落阶前人踏尽, 差池树里鸟衔残。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 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
行见月
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一作月)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箧中有帛仓有粟,岂向天涯走碌碌。家人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送郑权尚书南海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敕设熏炉出,蛮辞咒节开。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
浏览全部 565 首
读王建射虎行
我读射虎行,感概兴长叹。官羌射虎得虎难,山下远立常空还。惜留猛虎著山里,射杀顾恐终身闲。有如边将图偷安,遵养时赋容其奸。翻愁努力尽高鸟,良弓挂壁无由弯。君不见刘巨容高千里,留贼自资媒富贵,恐贼尽诛身不利。坐令屈律裹头人,横暴九州狂螫噬。嗟嗟忠臣心不移,受刀摩颈甘如饴。纷纷血刃勇不顾,一死未谢君王知。官军壮志吞蛮夷,匈奴不灭宁家为。相公誓欲平淮西,慨言贼在归无期。霍公裴公今已矣,我吟射虎徒歔欷。
射虎行赠射虎人
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度岭踰山弓力健,虎肉共分不辞远。府司帖下问虎皮,高枕髑髅醉不知。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君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虎北渡河不须射。
猛虎三首 其三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伤身。虎纵不敢射,可射宁独麟。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牧犊行
黄牛遇虎南山下,夜见白石心中怕。牧童牧犊畏虎欺,挽弓逻之不敢离。削竹为簇蒿为箭,射虎恨不穿虎皮。嗟汝虎尔勿欺我犊,我犊有日头生角。
道傍虎迹行
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我怀何所畏,所畏在官箴。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
战城南
战城南,戢不息。朝战城南,暮哭城北。积尸累累,肉腐鸟不食。放马泽中,雪没马腓。沙寒草枯,不得马肥。北风夜吹,胡兵四围。我欲上马,马瘦不驰。我欲射箭兮,硬不开。但语城中亲,汝出收我骸。战城南,君莫悲。猛虎啮人,翔于山垂。欲食虎肉,不避虎威。男儿立功,横行四夷。生当公侯,死当白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