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①春:一作“风”。
②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18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阳洛才子。这里
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③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太宗贞观中
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④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⑤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评解】
这首《菩萨蛮》词,是写作者身在江南,回忆他47岁时春天从长安到洛阳,次年离开洛阳这段生活的。上片写回忆,洛阳的春日美景,回忆起来,勾起令人迷惘的乡思。“洛阳才子他乡老”又流露了作者的无限伤感。下片写江南春景,抒发内心的感慨。全词写景妍秀,抒情自然,二者巧妙地结合,写景采用白描写法,通过具体事物来展现感情,颇能体现韦词的风格。
【集评】
张惠言《词选》:此章致思唐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菩萨蛮》词,致其乡国之思。
洛地风景,为唐初以来都城胜处,魏堤柳色,回首依依。结句言“忆君君不知”者,言君门万里,不知羁臣恋主之忧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忆洛阳之词,身在江南,还乡固不能,即洛阳亦不得去,回忆洛阳之乐,不禁心迷矣。起两句,述人在他乡,回忆洛阳春光之好。“柳暗”句,又说到眼前景色,使人心恻。末句,对景怀人,朴厚沉郁。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韦端己《菩萨蛮》四章惓惓故国之思,而意婉词直,一变飞卿面目,然消息正自相通。
《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丁寿田等云:结尾二语,怨而不怒,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
楚行吟
章华台下草如烟,故郢城头月似弦。惆怅楚宫云雨后,露啼花笑一年年。
归国谣
金翠羽, 为我南飞传我意。 罨画桥边春水, 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 泪珠难远寄。 罗幕绣帷鸳被, 旧欢如梦里。
望远行
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人欲别,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
夜景
满庭松桂雨余天,宋玉秋声韵蜀弦。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访浔阳友人不遇
不见安期悔上楼,寂寥人对鹭鹚愁。芦花雨急江烟暝,何处潺潺独棹舟。
菩萨蛮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浏览全部 410 首
浣溪沙 其八
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渚风江草又清香。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九 再观牡丹 其一
闻说偷观近玉栏,肠如车毂走千盘。无人忆著洛阳日,走马魏王堤上看。
虞美人
十年花底承潮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虞美人 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菩萨蛮五首 和韦庄 其五
荆离不似相逢好。流年催得游人老。丝柳幂长堤。水深归路迷。逝波桥下渌。雨过山如浴。乱草带斜晖。愁多只自知。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三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