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秋日五首 其三
黄菊茱萸次第开,河山满眼独登台。已闻蚁穴长堤坏,堪虑虫生大厦摧。玉殿夜阑公仆醉,朱门歌散美人来。小城此际无风雨,唯有浮云黯黯回。
夜读先父遗笔痛不能已挥泪赋此
吾父归九原,荒碑掩黄土。孤坟千里遥,相隔如远古。今夜北风寒,灯下翻旧簿。遗像望俨然,悲哉伤肺腑。如闻呼儿声,哀哀一何苦。忆父沉疴时,倚床气若缕。朝暮盼我归,归期屈指数。援笔不成书,战抖失横竖。我为稻粱谋,羁羽重庆府。及至还故家,相顾不能语。思之痛何如,事往焉可补。掩卷起悲鸣,不觉泪如雨。
枕上得句
不尽烟云放眼看,回黄转绿总无端。侯门绝似函关险,世路胜于蜀道难。怅日月随流水逝,惟诗酒共寸心安。万家灯火过长夜,几处笙歌几梦酣。
捧读希渊世兄《读〈甲申三百年祭〉与郭沫若之商榷》手稿感不能已,为赋六绝句 其五
文章锦绣灿如霞,久厌神坛仰一家。万苦千辛终不悔,为留老笔再生花。
拟自君之出矣四首 其一
自君之出矣,无以遣愁怀。思君如迷雾,漫漫挥不开。
汶川大地震歌
神州无端多劫难,洪水方罢雪漫漫。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苍生无辜遭荼毒,余震频频悲相续。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
浏览全部 554 首
储德兄平反昭雪自阿坝归来四首 其三
何必问由来,春花落又开。恩仇休刻骨,成败亦忘怀。且喜躯尤健,所欣鬓未摧。阖家都在侧,不用觅蓬莱。
纪事 其一
汉家台殿敞蓬莱,玉柱盘龙接上台。廿载皇仁深雨露,一时天意变风雷。宫墙夜静啼乌急,苑树春归乳燕来。翘首五云天万里,小臣双泪泣秦灰。
端午后一日雨中 其一
万重旧梦落江南,翘首燕云兴尚酣。谁觅塞翁谈夜起,绿杨深处是茅庵。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古 其四
吾庐华盖下,乔木白云边。每忆秋风鲙,常怀雪夜船。传烽今四野,飞檄已三年。亦有平安问,烦君万里传。
储德兄平反昭雪自阿坝归来四首 其一
翘首认君来,中心忽一哀。凝眸如梦寐,执手费疑猜。毒火炼孤胆,艰辛劘壮怀。沉冤欣已雪,重过旧时街。
唐张琯书记梁时妇人黄鼎因侯景乱没北齐为小校胡儿所虏生二子后附海舶归闻鼓角得岸乃知是会稽郡鼎先在梁许嫁张固及归固适为剡令求与相见不可乃遣令送之宣城鼎在齐时作秋风曲渡海时又作诗三章琯书称其词凄怨自琯时已不传
万里秋风曲,三章渡海诗。绝胜汉公主,略似蔡文姬。故国山河在,荒城鼓角悲。何如觅张固,不用忆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