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乙酉上元与海内诗友同和王荆公韵
元宵韵事古今同,四海传诗唱国风。世路艰难棋局里,人情冷暖酒杯中。偶因裁句成词客,哪得偷閒学钓翁。见说庙堂多硕鼠,何时天下始为公。
咏物诗四首 电扇 其四 电梯
升沉高下只寻常,负重年年岂自伤。直去直来终不改,顶天立地气昂扬。
陪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汉学家鬼头有一教授谒忠州陆宣公墓,归作长歌相赠兼呈译洛阳董秋凡女史
有客远自扶桑来,万里漫漫踏尘埃。白发潇潇似飞雪,粲然一笑引颜开。自言神驰数十载,梦魂往往绕巴台。平生珍爱唐文化,潜心精研无昼夜。跨海横空不辞劳,一十九回访华夏。宣公古墓白公祠,未曾一瞻长牵挂。侧帽轻装登屏山,竹树葱葱路弯弯。赤日当头汗如雨,婉谢扶携自力攀。入见蔓草掩荒冢,脱帽鞠躬再复三。口称宣公古圣哲,至今天皇犹研探。近墓野院石坝平,痛哉筑坝多碑铭。纵裂横断恣残损,满目苍凉客心惊。远客惊定独长跪,伏地抚碑欲垂泪。怀中掏出雪白绢,双手擦碑久不起。其如亲人远相逢,亦惊亦悲亦欢喜。愧我世为中华人,逊尔东洋有如此。渡江归来日渐暮,几番回首宣公墓。明朝俶装返蓬瀛,眼前便是天涯路。
月夜自重庆飞厦门
碧海青天望渺茫,星星飘忽过舷窗。银鹰恰似扁舟去,明月沉浮水一方。
呼和浩特街头夜饮
边城史迹自堪夸,犹有残墙半委沙。孤月苍茫生塞外,一鞭寂寞指天涯。明妃泪落西江冷,商女歌残北斗斜。夜市烤羊灯影黯,且凭杯酒说胡笳。
重庆大轰炸
巴山千仞向天横,巴水九折浪澎澎。山水交辉生灵气,涌出堂堂重庆城。重庆自古称胜地,物阜风淳人重义。夜雨秋池催诗情,艳阳春风满商肆。朝天门上俯两江,征帆片片下瞿塘。月照高楼云影远,风吹深院火锅香。一夕烟尘漫天来,千山万水忽成灾。莽莽神州走倭寇,率土分崩究可哀。满朝衣冠尽西迁,陪都仓皇聚群贤。民族存亡系于此,砥柱巍然欲擎天。号令三军共生死,国旗高扬悲歌起。忍看危局沉沦中,要挽狂澜险恶里。倭儿踏血陷夷陵,战刀西指杀气腾。必灭陪都而后快,遂教长空飞铁鹰。铁鹰蔽空来复去,一时炸弹倾如雨。浓烟腾空走雷霆,烈火遍地殊可惧。火中焉能辩街衢,满城血光照废墟。夜来处处闻号哭,国破家亡痛有余。触目尸骸相撑拄,残肢横斜道路堵。多少平民弹下亡,骨肉顷刻化为土。试向朝天门下过,狼籍一片可奈何。两岸茫茫成火海,大江滔滔涌血波。从此肆虐连日夜,火球毒弹淩空泻。无助最是城中人,每闻警报即惊诧。防空洞中灯如豆,万民仓卒此中走。父老至今记犹新,呜呼痛哉校场口。是日敌机忒狠毒,白昼狂炸暮相续。洞中窒息人逾千,可怜隧道成地狱。惨状历历举世悲,想像临难肝胆摧。痛哭狂呼苦挣扎,老幼相拥尸成堆。三百年来无此劫,此时江水尽呜咽。国仇世世不能忘,志士誓以血还血。不怕恶魔逞凶狂,抗战精神炸逾强。远征军向丛林去,飞虎队从太空翔。赴汤蹈火死不辞,河山重光会有时。八年血战惊天地,终见敌酋举降旗。灰飞烟灭六十年,华夏崛起定乾坤。大厦摩天光闪烁,欢歌动地舞翩跹。惟有国耻心骨铭,痛史传与后人评。夜深风吹校场口,犹似当年警笛鸣。
浏览全部 554 首
储德兄平反昭雪自阿坝归来四首 其三
何必问由来,春花落又开。恩仇休刻骨,成败亦忘怀。且喜躯尤健,所欣鬓未摧。阖家都在侧,不用觅蓬莱。
纪事 其一
汉家台殿敞蓬莱,玉柱盘龙接上台。廿载皇仁深雨露,一时天意变风雷。宫墙夜静啼乌急,苑树春归乳燕来。翘首五云天万里,小臣双泪泣秦灰。
端午后一日雨中 其一
万重旧梦落江南,翘首燕云兴尚酣。谁觅塞翁谈夜起,绿杨深处是茅庵。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古 其四
吾庐华盖下,乔木白云边。每忆秋风鲙,常怀雪夜船。传烽今四野,飞檄已三年。亦有平安问,烦君万里传。
储德兄平反昭雪自阿坝归来四首 其一
翘首认君来,中心忽一哀。凝眸如梦寐,执手费疑猜。毒火炼孤胆,艰辛劘壮怀。沉冤欣已雪,重过旧时街。
唐张琯书记梁时妇人黄鼎因侯景乱没北齐为小校胡儿所虏生二子后附海舶归闻鼓角得岸乃知是会稽郡鼎先在梁许嫁张固及归固适为剡令求与相见不可乃遣令送之宣城鼎在齐时作秋风曲渡海时又作诗三章琯书称其词凄怨自琯时已不传
万里秋风曲,三章渡海诗。绝胜汉公主,略似蔡文姬。故国山河在,荒城鼓角悲。何如觅张固,不用忆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