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 ,下片写作者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外,别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在行走。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晁无咎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王国维则说:“余谓此本于正中(冯延巳字)《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人间词话》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 。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歇拍“ 人生何处似樽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喜迁莺
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赠潘道士
门无车辙紫苔侵,鸡犬萧条陋巷深。寄语弹琴潘道士,雨中寻得越江吟。
桃源忆故人 其二
莺愁燕苦春归去。寂寂花飘红雨。碧草绿杨歧路。况是长亭暮。少年行客情难诉。泣对东风无语。目断两三烟树。翠隔江淹浦。
定风波 其二
把酒花前欲问伊。忍嫌金盏负春时。红艳不能旬日看。宜算。须知开谢只相随。蝶去蝶来犹解恋。难见。回头还是度年期。莫候饮阑花已尽。方信。无人堪与补残枝。
啼鸟
提葫芦,提葫芦,不用沽美酒。宫(一作官)壶日赐新拨醅,老病足以扶衰朽。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宫花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苑树千重绿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花开祗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画帘阴阴隔宫烛,禁漏杳杳深千门。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浏览全部 1211 首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昼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么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自云栖过湖上杂咏
春水平湖绿映堤,六桥芳草正萋萋。东风不为游人待,催尽桃花衬马蹄。
辛卯三月应田茂兄邀到杭是夜与翼奇先生深深女史选钢夫妇宴饮楼外楼散后寄翼奇先生
春涛拍拍绿杨堤,堤上瑶窗笑语齐。联句催诗须美酒,酣歌击节有柔荑。子瞻文翰俱飘逸,曼倩言行最滑稽。别后回眸但惆怅,隔湖灯火灿虹霓。
梧叶儿
花垂露,柳散烟。苏小酒楼前。舞队飞琼佩,游人碾玉鞭。诗句缕金笺。懒上苏堤画船。
浣溪沙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诉衷情令 其四 春词
长桥春水拍堤沙。疏雨带残霞。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宫树绿,晚烟斜。噪闲鸦。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