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知归庵
衮衮红尘未息机,斯人何事独知归。青山不辨将来计,白发徒嗟既往非。谷日云霞随葛屦,沙头鱼鸟识荷衣。自惭潦倒江湖表,犹对旄丘赋式微。
梅南道人读易图
画省归来谢缙绅,傍梅观易最清真。孤根下应先天气,太极中含大地春。傲睨乾坤双老眼,婆娑香影一吟身。岁寒莫问调羹事,且作耆英会里人。
再用前韵
庾公楼上鄂城头,乘月今为第几秋。大地长天俱并照,明河晦海各分流。寒光下泻方诸溢,颢气高腾沆瀣浮。不见故人吴季子,百年清兴若为酬。
挽修竹处士
种竹人何在,乡邻久未忘。冰霜余节操,云锦见文章。散帙依朝爽,移樽坐夕凉。儿孙皆玉立,尤足继遗芳。
巽江草堂
巽山环拱巽波涵,潇洒茅堂在蔚蓝。明月倒悬天上下,清风远播地东南。寻盟鸥鹭閒情适,坐镇鱼龙老气酣。最爱行藏兼吏隐,诗成应拟百花潭。
题画梅竹
姑射下天坛,天空鬓影寒。雪深归路迥,独自跨青鸾。
浏览全部 345 首
沈庄樗幽居
杨柳塘东更向东,绿蒲红蓼各成丛。三家村口少人过,独木桥边有路通。老屋短垣披薜荔,主人长日注鱼虫。客来仿佛桃源内,鸡黍为欢话古风。
桐洲杂诗 其一
远俗宜吾道,移家住水村。估帆朝逐市,渔火夜过门。风静微留岸,潮归浅出源。小洲行处有,随意筑新园。
江涨见移居者
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
金山寺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忆昔七首 其七
樵径接渔村,不闻车马喧。湖山何暇赏,朝会及时奔。踏雪天方晓,迎凉日已昏。全家犹健在,十载长儿孙。
南禅寺
老榕挹翠拂双垣,流水相通郭外村。一竹便堪胜谓亩,千花应不羡桃源。渔樵小径斜通市,鸡犬谁家半掩门。最好风光孤坐处,亭亭海月破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