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鹄山书堂
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彩服晨供馔,青藜夜照书。寒香三径小,清籁四窗虚。仕学俱优日,承明别有庐。
赠戴原正
戴生眼如电,读书夜忘眠。清晨盥栉罢,起居慈母前。母身康宁子心喜,读书还向书帷里。缀文调膳秋复春,凤凰符彩驺虞仁。天心一回,四海平治。明堂抡材,清庙需器。栋梁瑚琏宁汝弃。
竹枝词二首 其二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逃禅室述怀十六韵
出处两茫然,低徊每自怜。本无经国术,仍乏买山钱。故邑三千里,他乡二十年。力微归计杳,身远客心悬。桃李谁家树?禾麻傍舍田。鹑衣秋屡结,蜗室岁频迁。逝水终难复,寒灰更不然。久要成龃龉,多病复沈绵。俯仰衷情倦,栖迟野性便。延徐谁下榻,访戴独回船。耻洒穷途泣,閒修净土缘。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有相皆虚妄,无才幸苟全。栖云同白鹿,饮露效玄蝉。高蹈惭真隐,狂歌愧昔贤。惟余空念在,山寺日逃禅。
送长史管公时敏朝京
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寄见心长老二首 其二
上方借榻动经春,道义交情久更亲。涤器每怜司马病,卓锥不厌仰山贫。茶烟隔座论文夜,花雨沾筵听法晨。一自天香通鼻观,六根无处著纤尘。
浏览全部 345 首
忆平泉杂咏 忆初暖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柴扉常昼掩,惟有野人过。
送僧归庐山
扬子江头木叶风,上人归兴白云重。净瓶满贮蓬莱水,客舫遥听精舍钟。到家自笑门前鹤,洗钵不惊潭底龙。珍重匡庐山畔路,逢人应问旧栽松。
题深上人松月轩
夜月明松顶,轩居不掩扉。石泉沉湿翠,碧瓦弄晴晖。林静猿初息,巢空鹤未归。此中凝坐者,寒沁薜萝衣。
秋江晚望
沙头云树郁依依,晚稻吹香紫蟹肥。露白秋江鸥一梦,月明寒树雁双归。蓬窗剪烛孤弹剑,草屋禁风静掩扉。沧海十年空短鬓,青山未返薜萝衣。
八月廿一日惟寅徵君踏雨过林馆为留终日因诵近赋绝句三首爱其词致清婉辄走笔次韵如上古道寥寞人以角逐声利为务惟寅独逍遥恬淡之乡时来□之篇章翰墨之事岂易得也哉 其二
秋来长掩竹间扉,过客谁能识道机。惭愧庐山陈处士,时来共葺薜萝衣。
崇胜寺后 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呼为竹尊者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爱君脩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不见同行木上座,空余听法石为徒(钞补作于菟)。戏将秋色供斋钵,抹月披云得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