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为感旧词。作者在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悲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身世之慨。
词的上片写当年在斗鸡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 。首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在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气 。这两句用淡墨浅染,略点宴乐,然后用浓墨重彩钩勒。“云随”两句写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随着碧玉的歌声而飘转;红琼的舞袖回旋,仿佛裹着一身飞雪 。“碧玉”、“红琼 ”,是歌儿舞女的代称 。本词中所指的或许是小晏最眷恋的小莲。《小山词》中尚有一首《鹧鸪天》,特为小莲而作,亦有“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之句,语意与本词相仿。小晏写歌声高亢 ,不说“响遏行云”,而是易“遏”为“随”为“转”,赋予歌声更大的感染力,可谓点铁成金;写舞态婆娑,如流风回雪,亦极生动形象。活色生香,酣歌畅舞,可知小晏此时之乐,自不免要纨扇题诗了。近世论者,尝举此联与大晏的“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相比,认为两联意同而小晏造语尤胜。
过片三句,点明词旨为怀旧。词人追怀往事,不禁泪下沾衣。最令人痛苦莫过于两人象各向东西分流的水那样,再也不能会合在一起了。可能此时小莲也不知去向了。词人发出了深沉的叹息 :“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依旧是那皎洁的秋月,依旧是那温煦的春风,但那个人儿早已不在眼前了,连同她清越的歌声,连同她妙曼的舞态,所留下的只是满眼凄凉 。“秋月春风”四字 ,包涵了无限的哀思。“岂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词人绝望之语,属反诘用法。
武陵春 其二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清商怨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剪,漫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诉衷情令 其一
种花人自蕊宫来,牵衣问小梅。今年芳意何似,应向旧枝开。凭寄语,谢瑶台,客无才。粉香传信,玉盏开筵,莫待春回。
题司马长卿画像
犊鼻生涯一酒墟,当年嗤笑欲何如。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
采桑子 其三 其六
花时恼得琼枝瘦,半被残香。睡损梅妆,红泪今春第一行。风流笑伴相逢处,白马游缰。共折垂杨,手捻芳条说夜长。
虞美人 其一
闲敲玉镫隋堤路,一笑开朱户。素云凝澹月婵娟,门外鸭头春水、木兰船。吹花拾蕊嬉游惯,天与相逢晚。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浏览全部 296 首
鹧鸪天 其三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千秋岁
双纹彩袖。乍舞霓裳后。香雾暖,□琼*。绿鬟蝉影动,小摺湘裙皱。歌声断,彤云尽日□晴昼。,冰丝轻雪藕。细酌鹅儿酒。任醉拥,佳人手。彩行乐事,莫惜杯如斗。千万寿,愿如明月天边久。
鹧鸪天 其五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千秋岁
双纹彩袖。乍舞霓裳后。香雾暖,□琼甃。绿鬟蝉影动,小摺湘裙皱。歌声断,彤云尽日□晴昼。冰丝轻雪藕。细酌鹅儿酒。任醉拥,佳人手。彩衣行乐事,莫惜杯如斗。千万寿,愿如明月天边久。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烛影摇红 雅州除夕
换尽年光,烛花依旧红如此。故家箫鼓掩胡尘,中夜悲笳起。拨冷炉灰未睡,忍重提、昆池旧事。明朝还怕,剩水残山,春归无地。彩燕飘零,玉钗蓬鬓愁难理。当筵莫劝酒杯深,点点神州泪。空忆江南守岁,照梅枝、灯痕似水。星沉斗转,北望京华,危阑频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