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金汉臣明府徐蜚英赞府还婺源
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诗外更工长短句,腹中何限古今书。平生事可心无愧,我辈人常气有余。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
雨后
重(清抄本卷四作熏)湿抖筠笼,追凉涤瓦钟。乏香嫌婢索,得酒赖儿供。纸润剪弥钝,墨胶书不浓。幽斋雨中咏,寄远意还慵。
题郭熙雪晴松石平远图为张季野作是日同读杜诗
书贵瘦硬少陵语,岂止评书端为诗。五百年间会此意,画师汾阳老阿熙。嵬诗琐画世一轨,肉腴骨弱精神痴。明窗共读杜集竟,两幅雪霁叉横披。前幅长松何所似,铁干皴涩撑霜皮。其下怪石卧狻兕,突兀崷崒凝冰嘶。后幅澌远渐迤逦,一往不知其几里。目力已尽势未尽,平者是沙流者水。人物如指或如蚁,戴笠骑驴者谁子。顾此定是觅句翁,羸仆缩首襆冻耳。欲渡未渡溪坂间,啐野寒乌忽惊起。自非布置夺鬼神,焉能挥扫到骨髓。郭生此画出自古心胸,亦如工部百世诗中龙。清癯劲峭谢妩媚,略无一点沾春风。市门丹青纷俗工,为人涂抹杏花红。老夫神交此石与此松,留眼雪天送飞鸿。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国杰) 其四
儒风扫地久堪哀,谁与前朝养祸胎。真魏无年乔郑寿,杜游不作董丁来。游魂葛岭人方醉,转盼陈桥业遽灰。赖是紫阳书尚在,不随迁鼎委蒿莱。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 其一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坐看南山云二首 其二
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邻烟气稍上,谷禽声渐闻。七月入伏末,未减炎暑熏。皇后漏雨意,似闵黎庶勤。此心谁予知,坐看南山云。
浏览全部 2873 首
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孙观归马金
河南迁汉歙东乡,迁歙西乡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级,茅田亹亹冠文场。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庙乾淳鸳鹭行。五世贤孙吾获识,根源同是洛阳方。
留别淳安刘尹仲和兼呈大司空胡公大参应公诸乡旧
淳安曾是歙东乡,地主相留合尽觞。梅雨势添溪涨恶,竹禽声助野歌长。坐惭师席亲元老,语及名途笑漫郎。他日重来订乡约,一廛容我寄渔榔。
丙戌元日二首 其二
歙山严濑寄荆扉,想见同时雪正飞。柳动梅残惊岁换,儿寒女瘦望予归。百年偏许诗名在,双鬓能知世事非。社友踏泥肯相顾,酒钱更欲典春衣。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二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其八
轩皇何处有丹池,万仞黄山踞歙黟。墩与此山元异脉,有灵应笑客何为。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东门挂冠处,西汉祖筵开。乃是黄庭老,言辞丹阙来。方称四皓德,更仰二疏才。今日青溪路,何时谒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