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词中所表现的 ,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 ,有高山耸入云端 ,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 。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 ,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在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 。这种写法 ,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其一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和陶示周掾祖谢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秋兴三首(补编) 其三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豆粥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韭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其二
为君栽向南堂下,记取他年著子时。酸酽不堪调众口,使君风味好攒眉。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
生逢尧舜仁,得作岭海游。虽怀跫然喜,岂免跕堕忧。暮雨侵重膇,晓烟腾郁攸。朝盘见蜜唧,夜枕闻鸺鹠。几欲烹郁屈,固尝馔钩辀。舌音渐獠变,面汗尝骍羞。赖我存黄庭,有时仍丹丘。目听不任耳,踵息殆废喉。稍欣素月夜,遂度黄茅秋。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萧然三家步,横此万斛舟。人言得汉吏,天遣活楚囚。惠然再过我,乐哉十日留。但恨参语贤,忽潜九原幽。万里倘同归,两鳏当对耰。强歌非真达,何必师庄周。
浏览全部 3321 首
夏夜
小雨初收深夜凉,杖藜徐步立回塘。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遗我香。大隐尝闻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沧浪。应官粗了心无事,便是逍遥物外乡。
山行二首 其一
晴日烘林百草香,杖藜徐步兴何长。残花的皪明幽径,老笋参差出断墙。
愁倚阑/春光好 其一 又名春光好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疏山
杖藜徐步兴何长,宛宛岚光接水光。蝉噪荒林桐叶老,风回半野稻花香。却过萧寺寻僧话,又入松轩卧晚凉。雨后微云山更好,与君行李未须忙。
睡起
不恨无人到野堂,惟将美睡答年光。风经荷叶翻翻绿,雨湿松枝细细香。薄俗空成士龙笑,长歌未尽接舆狂。掬泉弄石翛然晚,又得今年一夏凉。
临江仙二十首 踏青 其九 人和菊
小阁纱窗含小月,天凉也似心凉。竹篱肩上又披霜。花同人瘦,蒿草瘗残黄。香梦已随君意杳,三更扯断愁肠。孑然灯影照东墙。唏嘘罢了,终也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