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江南烟雨骑驴图
风发发,雨潇潇。渡船未度山相招,骑驴不知前路遥。路遥抵何处?南山之南且稳住。莫向长安街上去,京尹今无韩吏部。
送人归临川
金河疏柳外,去棹响流澌。为客有归日,送人愁别时。寒云随雁远,南雪到山迟。旧隐书无恙,行藏莫预期。
淮安道中
声钟起前林,悠悠向南客。天垂大野高,月澹行路白。鸡犬淮上村,云霞海边色。旧时塞垣地,来往人驰驿。
杂述二首 其二
萧萧白杨风,依依吹井烟。旷哉上下宇,逝者不待年。彼陇亦何祥,一日几新阡。谁招皋某复,递哭送九泉。高楼当西日,落花满寒川。流浪旷劫间,彭殇俱可怜。汉陵春萧瑟,回首尚变迁。万古一起灭,此意何茫然。
读史三首 其二
嬴法四海热,震荡昏三光。云飞大风起,赤子沐清凉。当时周旋人,一瞰罹身殃。悠悠赤松子,不识为何祥。千年有崔浩,前修持自彰。岂知愧所事,乃是元家王。恐非凤衔图,但见雁求梁。伊尔山中人,勿弃兰蕙芳。
维扬道中二绝 其一
淮天如水水如秋,叶叶渔郎下钓舟。北畔荷花南畔柳,殷勤送我到扬州。
浏览全部 206 首
大孤山
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小姑有夫似织女,大姑无夫如阿姮。庐慈也曾作媒妁,执柯教与五老约。东方一老差妙龄,匹似彭郎却老成。大姑背面啼更道,岂有老人会年少。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
古意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白杨行(并序)
钟陵东门白杨树,行人指点是双墓。墓中夫妇俱少年,一双白璧薶黄泉。黄泉相逢语呜咽,一一从前向郎说。前年郎去客三山,今年郎归白骨还。当时自画蛾眉样,今日却写郎容颜。容颜转似心转切,叫郎不应心断绝。生时不得逐郎行,死时却与郎同穴。丹青遗像留人间,年年泪竹寒生斑。当年曾过延平渡,还见双龙化剑湾。堂前既无父与母,堂下又无儿与女。使妾有子堂有姑,丹心一寸那能枯。六朝盛事付流水,忠义几人能到底。秋风月冷凤凰来,与郎同上吹箫台。
和尚矶在采石道士洑在蕲水小孤中立焉
东是和尚矶,西是道士洑。那能教小姑,不就彭郎宿。
丫头岩
君不见武夷九曲溪之东,三峰号为玉女峰。当时嫁与大王峰,至今栉雨而梳风。又不见庐山三叠江之湄,大姑小姑凡两矶。小姑聘与彭郎矶,至今波眼而浪眉。湘夫人寂寞湘水滨,巫山女窈窕巫峡浦。亦有有情者,亦有无情者。鬼物托物以为灵,俗子谓之山石精。吾来丫头岩下坐,已觉此身本非我。朝云暮雨或有之,年来心下已无火。两峰相并各魅崒,对人长是娇媚色。过者见此如双鬟,云鬙雾鬓苍苔发。我来适值天方秋,孤怀暗抱不能愁。岩下行人几回老,此岩依旧唤丫头。
远别离
妾理箧中衣,郎买江上舟。郎舟尚未发,载满妾心愁。郎舟自西去,江水自东流。江水流不返,江风吹不住。郎作江头风,妾作江头树。晓风吹树哀,晚风凄又来。树叶若飘泊,妾心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