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 玉溪桥 其七 渊泉亭
秀出千黛螺,飞来半空雪。天光净渟渟,秋声来淅淅。
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北京开臬府,持节肃群工。宠甚郎官幕,威仍御史骢。承恩方踖踖,辞阙去匆匆。紫气榆关外,朱轓瀚海东。霜寒翻鸷鸟,云影送冥鸿。观省穷辽水,从容问国风。宸衷推恻隐,庙议动昭融。已觉皇威布,常令主泽通。边烽无野战,物色屡年丰。善政应除弊,贞心独秉忠。祀朝依碣石,宾日候王宫。处处讴歌起,家家乐事同。勋名宜立致,簪绂会登崇。更草匡时疏,慇勤达帝聪。
致亭诗 其一
瞻彼绎山,绵绵其麓。爰有君子,乐尔贞卜。有倬斯亭,荫此嘉木。悠悠永歌,衍衍春服。
琴鹤双清亭(并序)
结亭绝嚣尘,窈窕北堂东。新竹雨满林,老树云半空。开轩纳归鹤,据石理丝桐。昔贤尚高洁,以此随行踪。尔祖罄遐思,坚贞副深衷。锡谥既有尚,素心谅能同。水木托本源,芳润信无穷。大雅继宏响,遗书满庭中。工歌赞前勋,述德宁有终。何时戒仙驭,抚席聆仙风。
清明日同学士李惟中赵子期及国学官携酒东岳宫后园看杏花 其六
上林华盖逼,宫署紫垣开。疏阔经时序,淹留惜酒杯。仙人栽杏去,学士看花来。几日应开遍,题诗许重陪。
性乐堂诗 其二
惟尔学者,夙夜有恪。循端致曲,实充实扩。昭兹本善,以踵先觉。观其回通,亦底克乐。
浏览全部 522 首
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宁御史为仆言自其先公时与诸老名胜赋诗者盖数百篇今玉堂无本而御史家具有之且曰峰所托差低盍稍崇其址乃八月五日既克如命因赋此以报且请录示旧诗补故事以传云
视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久怜翠色连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閒千尺接云烟。故家御史遗书在,为录鳌峰旧赋篇。
题苕溪女史秦淮秋柳卷子
憔悴烟痕水阁头,娟娟凉露怯深秋。旧时枝叶凋零尽,写出西风一夜愁。
满江红 魏毋丘俭纪功刻石
一角残碑,是正始、三年镌刻。出土在、板石岭南,辑安县北。曾著观堂金石录,遍传海国声名籍。忆毋丘、当日纪功辞,三题壁。朝鲜境,难搜觅。不耐畔(不耐城),成陈迹。祗丸都山下,片琼未蚀。密韵称尊清秘阁,访碑好继蓬莱屐。赋归来、千里话辽东,歌生色。
次韵寄野航
十日不见华州掾,定是清迂在个边。青壁缘云题石阁,白沙留月系湖船。娟娟酒落杯香细,闇闇梅堆雪色鲜。归来且乐岁年暮,何问他侬识《太玄》。
悼开元洞天沈羽士
隔世仙灵不可招,柳烟愁锁赤阑桥。苍蛟有血遗金剑,丹凤无音卧玉箫。洞冷石墟云气湿,树枯雷剥火文焦。旧时风月今何在,空见芳园长药苗。
留题曲亲盆山
巧与天成未觉殊,国工施手岂须臾。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为山观水皆良喻,谁向君家识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