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南徐守李士宁劝农之日朝廷遣使召为大兴府尹郡人为图其事求予赋诗以记
晴川迟日明花柳,酒帘乐器村村有。承平官府劝农来,竹马齐迎贤太守。自从太守到南徐,春衣有帛食有鱼。男耕女织不用劝,连冈断垄皆新畬。今年又见祠田祖,牢醴香肥杂歌舞。乌犍受策自扶犁,东风霎霎吹灵雨。柔桑枝上啭黄鹂,树下父老相支携。官曹抱瓮贮浓酒,移馔芳亭随所宜。老农得饮增欢喜,起听训言书满纸。朝廷无以我公归,坐使风移民俗美。我公归去民何从,作图赖与奏天聪。常遣太守如我公,我民至老歌年丰。
馆人
风雪夜迢迢,探囊失敝貂。烛龙沧海阔,帛雁上林遥。伏枕调诗律,篝灯注酒瓢。馆人情思厚,尚觉旅魂销。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古 其二
行李随秋色,萧萧出帝城。两行忧国泪,万里望乡情。赋敛无修贡,疮痍未息兵。大廷俱鼎食,何以报升平。
述感十五首 其一
圣祖开寰宇,英贤集网罗。暂烦周斧钺,即听舜讴歌。世阀风云阔,耕岩雨露颇。万方俱职贡,一旦尽烟波。
咸阳王功德诗 其一十二
久而弥孚,向义骎骎。锡贡无已,大赂南金。
与同馆戏续前韵 其三
紫髯都护气降傩,姬妾毡车橐载驼。马挏浓於燕市酒,貂裘多似野人蓑。
浏览全部 522 首
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宁御史为仆言自其先公时与诸老名胜赋诗者盖数百篇今玉堂无本而御史家具有之且曰峰所托差低盍稍崇其址乃八月五日既克如命因赋此以报且请录示旧诗补故事以传云
视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久怜翠色连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閒千尺接云烟。故家御史遗书在,为录鳌峰旧赋篇。
题苕溪女史秦淮秋柳卷子
憔悴烟痕水阁头,娟娟凉露怯深秋。旧时枝叶凋零尽,写出西风一夜愁。
满江红 魏毋丘俭纪功刻石
一角残碑,是正始、三年镌刻。出土在、板石岭南,辑安县北。曾著观堂金石录,遍传海国声名籍。忆毋丘、当日纪功辞,三题壁。朝鲜境,难搜觅。不耐畔(不耐城),成陈迹。祗丸都山下,片琼未蚀。密韵称尊清秘阁,访碑好继蓬莱屐。赋归来、千里话辽东,歌生色。
次韵寄野航
十日不见华州掾,定是清迂在个边。青壁缘云题石阁,白沙留月系湖船。娟娟酒落杯香细,闇闇梅堆雪色鲜。归来且乐岁年暮,何问他侬识《太玄》。
悼开元洞天沈羽士
隔世仙灵不可招,柳烟愁锁赤阑桥。苍蛟有血遗金剑,丹凤无音卧玉箫。洞冷石墟云气湿,树枯雷剥火文焦。旧时风月今何在,空见芳园长药苗。
留题曲亲盆山
巧与天成未觉殊,国工施手岂须臾。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为山观水皆良喻,谁向君家识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