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余暇 章华台 其三 朝阳台
巫峰十二青参差,石形俨现仙娥姿。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仙衣缥缈仙裙湿,云影飘飖雨声急。阳台朝暮不胜情,高唐想像愁无极。梦中奇遇事杳冥,公子雕辞亦胸臆。荒凉古庙屹江干,台空不见行云迹。游人怅望尚徘徊,古碑寂寂荒莓苔。
偶读戴帅初先生寿陈太傅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有感依韵续其后亦寓世态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尔 其四
谤讟我自致,勿怨生不辰。蒺藜非所据,石下遂陷身。始知胶漆心,千载雷与陈。蝇矢任黑白,颓然自天真。
题郑学可余乐斋
爰居不识钟鼓响,孔翠赤霄羞饲养。荥阳千载不羁人,厥后云礽亦清爽。烛溪流水清可斟,乌戎山高足瞻仰。羡君筑室山水间,余乐名斋信奇赏。斋前花药恒芬敷,屋上乔松翠相向。黄金未散书满堂,白酒要宾不须酿。不缘独冷固栖迟,山水情深起遐想。人言贫贱乐有余,问君此乐为何如。贫而无乐岂我辈,富不好礼尤庸奴。贫而有乐富好礼,此是人间真丈夫。
予读近时人诗有咏潇湘八景者辄用效颦以消余暇 洞庭秋月 其二 潇湘夜雨
黑云捲空暗衡岳,二水争流风力恶。推窗不睹雪珠跳,篷底惟听鸣错落。江猿无声老蛟吼,鲸鲵出没闻瀺灂。素缣挥洒凛高堂,座上羁人心战愕。
三哀诗 其一 厉 先生无咎 其一
厉公予先师,侃侃国髦士。文词奋白屋,名识动丹扆。帝乡眷遇殊,曲宴锡丰侈。青衫何足云,倏忽期显仕。云何尉苕溪,露泣秋萱死。朔风撼南极,黄屋继隳圮。归栖从山云,松柯荫琴史。泪挥新亭悲,诗穷《黍离》旨。雪霜转侵凌,故里不可止。漂泊海东西,生计日彫靡。暮年赋归欤,幸遂首丘志。遗经惜无传,嗣续但耘耔。死别三十春,恨未致一慰。何当马鬣封,秋菊荐寒水。
和济夭岸法师约李五峰同游韵 其四
穷居越东海,西望越山翠。越山何葱茏,中有五云起。美人隔重江,交会日游恣。诗文赏清新,世道任丰悴。吾闻宛陵翁,穷乃诗所累。君今犹笔耕,斯穷得无自。
浏览全部 174 首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其五
荆璞自楚宝,顾终杂土木。和氏浪三献,一身已再辱。小儒褐衣底,磊落几荆玉。把玩坐蓬屋,和应笑遗俗。善价谁不怀,一辱讵可赎。吾亦笑和氏,葵犹卫其足。
荆山
吾经荆玉山,未惬登探愿。闻说洞中石,玲珑抟雪霰。玉生固有胎,不以青黑绚。卞和彼何人,抱璞奚必献。再刖自所取,无媒而频炫。士诈常夺真,物贵不敌贱。泣之亦何为,毋乃剧尤怨。孰云空山猿,荆人哭佐卞。陋哉何曾言,望道信未见。
八月八日在舟中作
桂落三山开琐院,群雄此日校文战。邹、郭同分市骏金,由基独试吟猿箭。有人抱璞涉风波,云是当年旧卞和。怅望玉门难自献,回思刖足一高歌。
杂体五首 其五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拟古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犹闻产玉处,吐气成白虹。悬藜混燕石,世已无国工。琢之惧不完,不如在石中。卞和耻再刖,玉亦悲无穷。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感遇 感遇 其六
昔日卞和子,独抱荆山璧。殷勤三献君,玉人辨为石。世眼束见闻,至宝岂易识。刖足心不伤,璞弃亦不惜。是非竟不明,感激还成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