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 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 (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 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 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 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 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 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 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 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 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 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 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 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 (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 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 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杨 义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财雄重交结,戚里擅豪华。曲台临上路,高门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夏莲开剑水,春桃发露花。轻裙染回雪,浮蚁泛流霞。 高谈辨飞兔,扌离藻握灵蛇。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 暧暧风烟晚,路长归骑远。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如何守直道, 翻使谷名愚。
相和歌辞·怨歌行
紫殿秋风冷,雕甍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 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 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顾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怜。 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
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杂曲歌辞 结客少年场行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名利。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结友一言重,相思千里至。绿沈明月弦,金络浮云辔。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少年重一顾,长驱背陇头。燄燄霜戈动,耿耿剑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雁行秋。轻生徇知己,非是为身谋。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浏览全部 39 首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旅思
寒月下疏桐,清霜醉晚风。客心元自冷,不是为秋风。
赋新题得寒树晚蝉疏诗
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叶迥飞难住,枝残影共空。声疏饮露后,唱绝断弦中。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
簇水 听蝉
夏木千草,草亭长昼请如水。小窗高枕,回午梦、有声堪喜。无限风思露想,缥缈青天里。应识取、清音无滓。作复止。仿佛是、迎凉送暑。问褦襶、谁知此。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堪听也、须辨巢由耳。
戏题胆瓶蕉
垂胆新瓷出汝窑,满中几荚浸云苗。瓶非贮水无由罄,叶解流根自不凋。露缀疑储陶令粟,风摇欲响许由瓢。相携同到绿天下,别是闽山一种蕉。
闻蝉
清响疏桐向夕流,年年一度使人愁。白头已尽惊如雪,又被催人鼓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