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原序: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编巯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注解】: 1、漫叟:元结的别号。 2、疑:似。 3、长:犹助兴。 【韵译】: 我用公田的米酿酒, 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 暂且博取一醉。 在酒酣欢快之中, 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 叫船载着, 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 好象靠着巴陵山, 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 同游的人,也象绕洞庭湖而坐。 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 来来往往添酒。 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象洞庭, 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 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 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 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评析】: 元结在代宗时,曾任道州刺史,其时他写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诗。他的《石鱼湖 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 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及命湖曰石鱼 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有诗云:“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 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 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 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 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已动归隐之心,借酒浇愁和向往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其中醉后狂言,写得直率自然,具有民歌色彩。
杂曲歌辞 欸乃曲 其二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系乐府十二首(并序) 思太古 其五 欸乃曲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
无为洞口作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石宫四咏 其一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系乐府十二首(并序) 思太古 其七 去乡悲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浏览全部 103 首
石鱼湖上醉歌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石鱼湖上作
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登涵晖亭
常时洲岛隔波澜,故觅君山直上看。罨画园林春减色,水晶宫阙昼添寒。州城斜引群峰小,湖面平吞数泽宽。坐久西风响乔木,扁舟思到武陵滩。
刘晁之家园六咏 其二 红云 其六 翠螺
绕旋曾不费跻攀,累土为基耸髻鬟。恰似洞庭湖上望,烂银槃里对君山。
六月雨十一首 其八
行晴坐雨荷天休,天地中间独享秋。淡日凉风满衣屦,甘霖薄暮悦田畴。晴天历历供峰屿,烟雨濛濛护岛洲。蹙蹙四方瞻靡骋,愁心如醉懒新篘。
月山石诗
拾得金钱溪上石,小峰如弁立云根。他山鸟道隔千里,新月蛾眉见一痕。入林误踏金蟆背,激水犹思雪浪盆。拟就漫郎呼酒舫,石鱼湖上共洼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