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首《渔家傲》援禅家语入诗词,以增加其理趣。所演绎的是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无孔窍”,典出《庄子》,亦即“鯈忽凿窍 ”之寓言。据《淮南子》:“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此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是说灵云几次将悟还迷。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因此,此处的“眼”,当指慧眼或法眼。“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下面两句讲灵云参悟的境界 。“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渊明)不解音律 ,而蓄无弦琴一张 ,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萧统《陶靖节传》)。黄庭坚以此作比,意在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大意是说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我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 。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在黄庭坚看来。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在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诗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纵横自在,纯任本然的意境。
和蒲泰亨四首 其二
东坡海上无消息,想见惊帆出浪花。三十年来世三变,几人能不变鹑蛙。
赠清隐持 正禅师
清隐开山有胜缘,南山松竹上参天。擗开华岳三峰手,参得浮山九带禅。水鸟风林成佛事,粥鱼斋鼓到江船。异时折脚铛安稳,更种平湖十顷莲。
行迈杂篇六首 其五
满院青杨吐白绵,未多柳絮解漫天。野人岂会断优劣,只问床头沽酒钱。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其二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 其八
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西江月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浏览全部 2374 首
三十年来寻剑客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偈颂十首 其四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一对铁槌,浑无孔窍。
渔家傲 其一
云外朝阳初破晓。惜花长怕花风老。秋水芙蓉丰致好。歌古调。美人一曲真堪傲。莲叶频移花影杳。清才端合凭年少。风动枝摇人欲笑。无妨道。年华不许随花了。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非风幡动仁者心动颂
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今后水云人欲晓,祖师直是好知音。
渔父词/渔父
万叠空青春杳杳。一蓑烟雨吴江晓。醉眼忽醒惊白鸟。拍手笑。清波不犯鱼吞钓。津渡有僧求法要。一桡为汝除玄妙。已去回头知不峭。犹迷照。渔舟性懆都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