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首《渔家傲》援禅家语入诗词,以增加其理趣。所演绎的是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无孔窍”,典出《庄子》,亦即“鯈忽凿窍 ”之寓言。据《淮南子》:“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此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是说灵云几次将悟还迷。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因此,此处的“眼”,当指慧眼或法眼。“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下面两句讲灵云参悟的境界 。“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渊明)不解音律 ,而蓄无弦琴一张 ,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萧统《陶靖节传》)。黄庭坚以此作比,意在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大意是说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历经曲折,虚度了半辈子。我们应以此为鉴,趁着年少及早悟道 。岂但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流水行云无不蕴藏着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实非高不可攀之事,灵云三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在黄庭坚看来。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在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诗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纵横自在,纯任本然的意境。
寄晁元忠十首 其八
山公怀泾渭,浚冲遭鉴赏。代岂无若人,吹嘘青云上。念君如济水,抱清伏泉壤。行潦酌尊彝,吾犹恃源往。
次韵元礼春怀十首 其四
久无长者回车辙,仲蔚门墙映野蒿。稍觉春衣生虮虱,南窗晴日照爬搔。
浣溪沙 其一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买帝青螺。最难如意为情多。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
岩下放言五首 钓台 其一
林居野处,而贯万事。花落鸟啼,而成四时。物有才德,水为官师。空明湛群木之影,搏击下诸峰之巇。游鱼静而知机,君子乐而忘归。
戏赠王晦之
故人迩在登封居,折腰从事意何如。月明曾听吹笙否,我亦未见缑山凫。栖苴世上风波恶,情知不似田园乐。未知嵩阳禅老之一言,何似黄石仙翁之三略。
次韵答王慎中
有身犹缚律,无梦到行云。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我搴江南秀,一见空马群。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
浏览全部 2374 首
三十年来寻剑客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偈颂十首 其四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一对铁槌,浑无孔窍。
渔家傲 其一
云外朝阳初破晓。惜花长怕花风老。秋水芙蓉丰致好。歌古调。美人一曲真堪傲。莲叶频移花影杳。清才端合凭年少。风动枝摇人欲笑。无妨道。年华不许随花了。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非风幡动仁者心动颂
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今后水云人欲晓,祖师直是好知音。
渔父词/渔父
万叠空青春杳杳。一蓑烟雨吴江晓。醉眼忽醒惊白鸟。拍手笑。清波不犯鱼吞钓。津渡有僧求法要。一桡为汝除玄妙。已去回头知不峭。犹迷照。渔舟性懆都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