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虚实相生地展现了当下词人登临所见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词人当初凝着醉眼所观赏的往久之景,通过今久情景的对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怅惘心绪 。全词意境沉郁,语言收放自如。
词的上片写登临所见:清澈的秋水,映着斜阳,漾起金波。一片平展的树林延伸着,平林那边,隐隐地横着远山。疏疏的村落,散见在川原上,传出断断续续的砧杵声。接下去,下片前两句说昔年曾登此楼,风景与今相似。而词人今日面对此景,究竟唤起何种感慨,却到结句“只无人与共登临”。才点明,原来昔日同登此楼的人,今已不在,只剩下作者孑然一身,伫立于楼上了。联系贺铸的生平看,那位不能同来的人,可能是他的眷属。至此,可以感到上片所写的那秋水斜阳,那远山平林,那村落砧声 ,都不再是客观的景物了,而是词人心中眼中,都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这种伤心说不出的情绪,借助于末句的点醒 ,令人于言外得之 ,倍觉其百感苍茫,含蕴深厚。
此词虚实相生地展现了当下词人登临所见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词人当初凝着醉眼所观赏的往文之景,通过今文情景的对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怅惘心绪 。全词意境沉郁,语言收放自如。
答陈传道五首 其三
游宦几人达,不知强健归。未容夸昼锦,几见化缁衣。
临汴亭送客还马上作
衮衮尘埃与愿违,可堪持酒送将归。壮心已服驽骀老,羁思常先鸿雁飞。十口无厌太仓粟,四邻分采故山薇。何时偃卧柴桑里,自讼渊明昨日非。
高望道中
积雨涨陂塘,田塍插晚秧。远山宜薄莫,高燕弄微凉。马革非吾愿,鱼餐餍此乡。归期知近在,犹待菊华黄。
和邠老郎官湖怀古五首 其五
岑辅何为者,当年唱不应。名随诗石在,附骥两青蝇。
望西飞/清商怨 望西飞
十分持酒每□□。□□□□□。□计留春,春随人去远。东流□□□□。□□□、好凭双燕。望断西风,高楼帘暮卷。
郎官湖
当年贤守令,载酒沔南游。凉月呈新霁,明湖涵素秋。郎官夏口使,仙客夜郎囚。促膝青螭舫,连觞紫绮裘。高欢随雨散,余躅想风流。芳草失青履,沧波浮白鸥。江吞百顷尽,石刻一篇留。宜有沈碑者,前怀陵谷忧。
浏览全部 91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