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写西湖寒食时节游人盛况。全词奇丽清婉而造境空灵,在歌咏西湖的诗词佳作中别饶风姿。
上片首句称西湖为“小瀛洲”。“瀛洲”为海上神山之一 。月山有水的胜地 ,用海上神山比之也正相合。而西湖之秀美又不似海山之壮浪,着一“小”字最贴切不过。下句的“风流”一词本常用于写人,用写湖山,是暗将西湖比作了西子。寒食佳节,作为游览胜地的西湖更是别有景象,不同常日,故“寒食更风流”。“更风流”进一层,仍是笼统言之,三句以下才具体描写 ,用语皆疏淡而有味 。把游湖大船称做“红船 ”,与“ 风流”“ 小瀛洲 ”配色相宜。厉鹗《湖船录》引释道原诗:“水口红船是妾家”,则红船或是妓船,故有“歌吹”。“花外有高楼”则用空间错位的笔触画出坐落在湖畔山麓的画楼。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湖上飘着一层柔曼的轻纱,过片“晴日暖,淡烟浮”就清妙地画出这番景致。于是春花、红船、画楼、湖光、山色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画外还伴奏着箫管歌吹之音乐。于此处下“恣嬉游”这三字,才觉真力弥满,游春士女之众可想而知。词人却并不铺写这种盛况,而采有了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手法写道:“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以“粉黛”代美人 ,言外香风满湖 ,与“ 风流 ”二字照应。美人竟然如此之多 ,则满湖游众之多更不待言了。“阑干”与“高楼”照映,又包括湖上的亭阁,使人窥班见豹。
结尾三句语言精整而凝炼。特别是鼎足对的运用很有越味 ,写随数目的递减 ,景象渐由湖面移向天外,形象由繁多而渐次浑一,意境也逐渐高远,至最后的“一片云头”之句 ,颇含不尽之意 。《维摩经》云 :“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李白《宫中行乐词》云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作者巧用“浮云”之喻,于写足繁华热闹之后,著一冷语,遂使全篇顿添深意。
醉蓬莱
望金华真界,宝婺星垣,瑞符玄动。羽葆莱游,有八鸾环拥。日在龙房,下弦平月,见崧岳生申。天上三奇,人间五福,一齐景宠。骞树七台,紫微金简,授箓延年,大椿腾颂。玉液称觞,引长生歌送。彩雾笼云,舞香花萼,降蕊珠仙众。太史多才,功成异日,鸣箫双凤。
玉楼春
飞香漠漠帘帷暖。一线水沈烟未断。红楼西畔小阑干,尽日倚阑人已远。黄梅雨入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旧年颜色旧年心,留到如今春不管。
醉花阴
一双鹤绕蟠桃戏。说人间千岁。昨夜降元精,蓬矢桑弧,又报千家喜。绮罗庭院笙歌沸。拥玳簪珠履(下缺)。
减字木兰花
谁将妙笔。写就素缣三百匹。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江上图。一般奇绝。云淡天低秋夜月。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楚宫春慢
轻盈绛雪。乍团聚同心,千点珠结。画馆绣幄低飞,融融香彻。笑里精神放纵,断未许、年华偷歇。信任芳春都不管,淅淅南熏,别是一家风月。扁舟去后,回望处、娃宫凄凉凝咽。身似断云零落,深心难说。不与雕栏寸地,忍觑著、漂流离缺。尽日厌厌总无语,不及高唐梦里,相逢时节。
蓦山溪
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
浏览全部 79 首
满庭芳 雨后月 其四 题十二金钗图
日暖花梢,香飘帘幕,十分春在红楼。传杯满酌,笑语不知愁。试问偎红倚翠,东风里、谁最温柔。都猜作,神仙谪降,笙鹤下瀛洲。赏心人已醉,阑干倚遍,一片云头。任轻翻舞裙,慢啭歌喉。谁道书中有女,终输与、金谷风流。多应是,明珠买艳,花月尽勾留。
醉歌 其八
涌金门外雨晴初,多少红船上下趋。龙管凤笙无韵调,却挝战鼓下西湖。
郓城题壁 其一
高楼绿树带斜晖,十二街中过客稀。忆著涌金门外住,画船湖上未曾归。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其十
维舟重憩藕花居(左),湖水湖山故恼予(程)。纱帽不妨风外侧(江),尘襟都向雨中舒(张)。满天暝色催诗急(李),绕座春光入醉余(左)。游倦莫愁归路远(程),涌金门外有轻舆(江)。
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梅数百株盛开
九陌缁尘满客襟,钱塘门外有园林。胡床住处梅无限,酒旆垂边柳未深。晴日暖风千里目,残山剩水一人心。元方伯始皆吾党,解后清游直万金。
渔家傲 次欧阳文忠公韵二十首 其二
池上春深花尽绽。阑干曲曲闲凭遍。蝶攘蜂喧晴日暖。归来晚。罗衣两袖花香满。小院黄昏帘半卷。林端月出烟光远。风凫炉熏时欲断。更漏短。琐窗春梦梨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