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是作者贬谪信州期间的作品,表现了他厌弃官场而思归故里的思想感情。全词采用侧面抒写的手法,同时又多处运用前人成句,且做到玉润珠圆,天衣无缝,表现了词人怀归思远的浩茫心事。
上片以一种表面上谈泊的意境,表露着自己徬徨苦闷的心情 。起首二句说自己谪宦江城,困窘无依,只能与残僧野寺相依存。这一夸张的说法,流露出一种委屈孤愤的情绪。下面三句所描绘的是似乎十分恬淡超脱的隐士生活:在松林捣药,向竹丛漫步,但水源已到而足犹未驻,云涛四起仍茫然眺远,便分明突现出一个胸积沉郁者的形象。下片跌进一层,借怨责一只夜鸟的悲啼 ,倾诉出自己萦怀难解的谪居之怨,思乡之苦,构思工巧此词,用一个颇带激情的强问句于过片处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即用啼声打破了上片结句创造的看来宁静的氛围,揭示出词人内心的并不宁静,又使词意宕开一步,引出下文披露的怀归之情 ,确是“ 承上接下”,才高一筹。
“醉耳”二字用得尤好。古来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常爱称醉,可实际上他们正是十分清醒地承受着痛愤的折磨 。此处的“醉耳”亦如此,因为他如果真醉了,又焉能为幽禽的悲啼所震动!接下去的三句明里写鸟鸣,暗里写心声,层层深入,“月斜西院愈声悲”,一个“愈”字,说明幽禽的悲鸣一直萦绕耳边,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来愈使心灵强烈震颤。走出世归隐与世无争的道路吗 ?青山虽然无限美好 ,放浪山林的生活虽能使自己暂离仕途的烦恼 ,但终非自己的宿愿,“不如归去 ”,一声布谷的哀呼,喊出词人不甘就此度过余生的郁闷。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前人成句或化用他词语,表达了词人愤郁难抑、百无聊赖,心事重重而又思归不得的苦闷。
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
龙津之北双溪骛,逶迤势入龙津聚。龙归何处牛斗闲,剑不可求江海古。惨澹犹思八百年,变化岂无神物主。何当旋柁入奫沦,傥可然犀照毛缕。登楼那有北客同,把酒但看南雁度。更邀桃叶远临水,正值荔枝红照户。入梁一曳邹阳裾,思越屡吟庄舄句。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一闻说尽青鞋游,令我乘风欲仙去。
题惠崇画四首 其三
一雁孤风乍临渚,两雁将飞未成举,三雁群行依宿莽。芦花已倒江上风,云间分飞那可同(自注:秋)。
洞仙歌 其二 梅
年年青眼。为江梅肠断。一句新诗思无限。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一点龙香清远。谁抛倾国艳。昨夜前村,都恐东皇未曾见。正倚墙红杏,芳意浓时,惊千片。何许飘零仙馆。待冰雪丛中看奇姿,乍一笑能回,上林冬暖。
悲来行哭石起职方
悲来乎石君,吾何悲夫,斯人婉兮河之津。厖眉白面照青春,朱绂斯煌映路尘。翩翩者骥银鞍新,东来奇意安所伸,大野既潴唯赤坟。谷垂颖,麻敷芬,亡逋来复瓦鳞鳞,高堂击鲜会众宾。宾起舞,君欣欣,何人末至居客右,西郭之一儒迂且贫。迂且贫,自隗始,能招剧辛致乐毅,四方游士争来奔。户内光仪亦可论,大息拖缙绅。中息气氤氲,小息秀眉目,天上青秋云。朱旗画舸长堤曲,去时箫鼓黄尘覆。无复当年子产归,至今人作婴儿哭。西郭之一儒,无事门生苔,久雨足不行官街。常时门前车马客,旧雨自来新不来。听我陈,张叔卿,孔巢父,皆隐沦,无人汲引长饥辛。日午不出开衡门,前侯后相安敢论,忧杀口间纵理纹。长恸吾邦对遗迹,耿耿一心谁我识。徐君已死剑不忘,心已许君那复惜。
送八弟无斁宰宝应
穷邦迫秋成,霖雨厚土湿。邅吾上涞水,濞汹三峡疾。邦人送之子,岸潦饮马膝。凄凄属方升,澹澹惊并集。冲湍顺涂路,游波汇原隰。安知禾黍腐,转觉蛙黾急。何由乾此潦,问天借九日。萧萧荆棘晚,亹亹霜霰密。之子向南州,铜章宰一邑。何须念宋远,古谓跂余及。扬舲堤柳尽,把盏淮山入。封圻吴楚徼,郡县秦汉袭。开门驵侩鬨,辏浦篙帆翕。平旦书百函,交衢客三揖。新湖容鼓铸,甲令贵绥辑。之子搴词科,闻诗不读律。古来学为吏,颇自吾儒出。足民与知方,求由有政术。鞭笞麇鹿骇,亦恐日不给。先君卓鲁后,之子况早立。焚香闭閤坐,啾耳从潗濈。官忙尚偷閒,文字要嶪岌。
生查子 同前夏日即事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浏览全部 843 首
永宁寺春游和殷文济二首 其一
胜侣皆灵运,名僧有道林。行歌穿竹径,醉舞占花阴。寺好偏宜古,山幽不厌深。春城无限酒,爱向野间斟。
定林寺
定岩坐听松声好,德水行穿竹影斜。无限世间幽绝处,天工分付与僧家。
青玉案 饯李州判为鄞县监病假摄政归
江城十月春犹小。问解印、何须早。鄞水长官清健了。争如归去,长汀风月,依旧平分好。谪仙襟度人间少。留借无缘意频悄。近种棠阴犹草草。会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马来蓬岛。
青玉案 饯李州判为鄞县监病假摄政归
江城十月春犹小。问解印、何须早。*水长官清健了。争如归去,长汀风月,依旧平分好。谪仙襟度人间少。留借无缘意频悄。近种棠阴犹草草。会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马来蓬岛。
卑栖
面面云峰好,荒衙置此间。吏人随鸟集,宾友访僧还。水气石边静,松声风外间。卑栖吾自足,犹胜买青山。
山中 其四
半坞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惬山行。月于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山翁两手浑无用,只把犁锄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