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吴山:泛指钱塘江北岸群山。
越山:泛指钱塘江南岸群山。
争忍:怎么忍心。
泪盈:含泪欲滴。
①谁知离别情:一作“争忍有离情”。
②同心结:将罗带系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征定情。
③潮已平:指江水已涨到与岸相齐。
【评解】
这首小词寄离情别意于山容水态之中,颇有民歌风味。上片写景,景中衬情;下片抒情,以情托景。上下片和谐对称,不仅词中有画,而且画中有意,真实地表达出离愁别恨。是一首明白如画而又含蓄不尽的佳作。
【集评】
彭孙遹《金粟词话》: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颣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 ,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在江边诀别的悲怀。
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 。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写行者与送者。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结拍两句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耿济口舟行
环回几合似江干,刺眼诗幽尽状难。沙嘴半平春晚湿,水痕无底照秋宽。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著一攒。拟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一院掩萧森,晨凉又夕阴。鹤应输静立,蝉合伴清吟。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
寄耏门梁进士
退隐无山进乏媒,杜门芳草与苍苔。贫为吾道应关命,达似他途亦是才。人静合寻衙北寺,野凉还上郭西台。江干昨夜情多少,风雨吹灯一梦回。
寄和昌符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和蒙尉见寄
开尊且醉圣贤酒,理棹时乘旦暮风。懒为躬耕咏梁甫,敢将高卧敌隆中。
山中冬日
残雪照篱落,空山无俗諠。鸡寒懒下树,人晏独开门。废圃春荣动,回塘雾气昏。谁家岁酒熟,辍棹忆西村。
浏览全部 322 首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其一十二
两年奉衣带,万里走寰瀛。揽鬓空伤老,勤王恨未成。丧元泣先轸,迎驾出麻城。日盼红旗报,盈盈老泪横。
九绝为亚卿作
君住江边起画楼, 妾居海角送潮头。 潮中有妾相思泪, 流到楼前更不流。
征妇怨 其一
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
挽山房先生 其二
病入膏肓药砭难,绵绵相忆劝加餐。击奸曾藉青萍剑,报德惭无白玉盘。树槚未成年岁暮,枯桑犹在海风寒。平生书至将盈箧,泪洒长笺不忍看。
送友人之京
君登青云去,余望青山归。 云山从此别,泪湿薜罗衣。
妾薄命
初与君相知,便欲肠肺倾。只拟君肺肠,与妾相似生。徘徊几言笑,始悟非真情。妾情不可收,悔思泪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