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一十七
古人亦有言,千橘万户侯。思之亦烂熟,有志今甫酬。金丸炫落日,清霜满林秋。户侯讵能拟?聊得供杖头。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五
已闻祇候升州判,巡徼俄闻亦佐州。英德只今为外府,官民多怨更多愁。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懒看彩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寄蒙君礼元帅,并书蒙泉二大字以贻之
清泉出深山,初若甚蒙昧。昼夜不住流,日积渐充大。滔滔忽成川,滚滚直到海。非比沟浍盈,其涸可立待。一朝随苍龙,化作霖雨霈。万物俱沾濡,初不分内外。赋诗重期君,奇勋著昭代。
游南华山
过此不可来,来游必须遍。山色青可掬,溪水甘可荐。低头拜祖师,妙音满唐殿。云何八百年?生色尚在面。三生信有缘,世乱能一见。一见了即休,敢作桑下恋。别师出山门,山云白如练。
浏览全部 365 首
和戴君仁教授室诗原韵
净几明窗著此身,枕山池阁远嚣尘。阶前花影清摇月,槛外波光冷照人。闭户渐疏俗事累,读书略见古风醇。真如静处吾能说,半作诗僧半隐民。
重过蜀山徐幼文隐居
怜君旧隐此林间,一去神京未得还。独客重来多白发,故人不见只青山。岸前古树曾维艇,雪后高斋几扣关。何日能除簪绂系,莫年相约共投闲。
寄示二小子
学自辛勤富,名从旷怠休。痴慵回尔意,捍格慰吾忧。股刺难须著,邻光岂用偷。当知汉唐世,家绪有公侯。
读书
稽古衰犹力,翻书夜达晨。思人频掩卷,感事忽沾巾。世阅几春梦,身今一老民。忍穷端已惯,蔬食又经旬。
豫园
岩壑园林老更痴,申江风物慰游思。层轩飞楝迎眸快,人境壶天蹀足宜。花影压楼娇鸟啭,水光涵石锦鳞嬉。允端孝念成瑰宝,赢得东南名气垂。
送徐叔镇知县罢官赴调一首
剧论追前辈,忧思独在民。雪霜吾岁晚,金玉子心真。曾见除书旧,行膺荐墨新。君王问田叔,长者更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