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登鸿山吊梁伯鸾
我以饥驱,爰求乐土。居近山麓,山名孔膴。问之父老,曰伯鸾父。尝登兹山,览历平楚。因以名山,义匪夸诩。注意山栖,兹非其所。敬吊夫子,愿嗣德音。隼栖择高,鱼游择深。夫子当时,五噫讴吟。出都接浙,笑掷华簪。归隐杵臼,佣力是任。配谐德曜,雍雍鼓琴。上窥羲轩,下混古今。以乐此心,俪古傲今。而我肱折,不知息心。年登知命,尚浮尚沈。圣域缅邈,世途崎崟。矢从夫子,投迩深窅。既齐物我,兼忘昏晓。万里非旷,一隙非小。毋曰昭昭,示人皦皦。聊从兹逝,以谢胶扰。夫子不违,罔知适从。蝇附以骥,菟罥以松。有薪朝炊,有稻夜砻。式依夫子,娱老考终。优哉悠哉,歌以相舂。
送处州杜同知三首 其三
谁如别驾杜侯贤?纯吏心肠铁石坚。山坂高低时雨足,郡斋篝火看畬田。
游鸿禧废寺,听旧僧心敬言
渡南已四叶,继统属济王。祀国支圯柱,前星掩寒芒。帏妍肇牝晨,奴谋肆鸱张。两潘为义激,不顾百口戕。起以奉其主,近在苕水阳。天津斡斗杓,海底洗日光。人非霍狄俦,谁是涉险航?闻其被戮时,母老两鬓霜。吐辞语观者,令人殊激昂。吾见宋忠臣,虽死犹不亡。至今草间燐,荧荧出幽房。北城鸿禧寺,栋宇自萧梁。两潘举义日,俾众听钟撞。哀哉城门火,遽遗池鱼殃。遂指寺逆地,潴宫示非常。田断饭僧粥,炉冷供佛香。金像久颓剥,青苔重悲凉。仰惧枅栱坠,俯叹榛莽长。残僧四五人,饥用篾束肠。敬也业尤白,宴坐不下堂。家本蜀杨氏,能言寺之详。补苴罄衣钵,创巨医难良。更今百廿年,我来重彷徨。潘忠世莫雪,寺废人弗伤。天高莫之诉,题诗空慨慷。
松轩,为潘世谷追题其祖忠烈公卷
昔在世皇日,潘侯如贞松。耸身青云表,流润翠百重。迎寒保金石,遇雨翔虬龙。枅栱夙所具,匠氏仍相逢。一洒鼎湖泪,难进泰山封。仁者滋有后,孙枝挺玄冬。愿继岁寒节,雨露日以浓。
赵松雪人马
王孙昔骑天厩驎,貌得名驹并圉人。羲台路寝风日美,绣勒锦鞯花柳春。吾闻冀北之野,每以谷量马。骏骨千金古来寡,世皇骑之一天下。鞭笞四海入袅蹄,亿兆俯伏听鸣嘶。如何频年顿失之,对画令人双泪垂。
送处州杜同知三首 其二
含辉天上少微星,曾照苍苍古括城。山水高深民俗险,不忘辛苦事岩耕。
浏览全部 544 首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其五
户外跫然闻足音,或怀漫刺袖新吟。樽空愧不能觞客,绠短如何敢汲深。薄俗求疵谁掩恶,先贤虑患或阳瘖。国人岂待侬箴儆,持在萤窗且自箴。
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见我淮南初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雨雪书怀 其三
埋忧何地好,惟有摄山岑。渺渺衣带水,一苇快登临。山僧虚石塔,高士弹素琴。泉飞古松颠,钟落寒涧深。自然闻见黜,亦使须眉森。隔江聊怅望,恍惚迦陵音。
送王宫庶师竹请告南旋
凛凛岁云晏,雨雪弥中林。念子即往路,河梁阻且深。廿年事明主,谓比双南金。国恩岂不怀,胡然有远心。东皋解悬耜,中谷发鸣琴。松萝夹户牖,山水流玉音。何如长安游,舆马日骎骎。素衣一以染,华发又欲侵。蹇予鲁狂生,于今亦越吟。送尔结长想,极目青山岑。
山庄即事
逃名天地阔,斗室寄山椒。地僻常无客,林深亦有樵。饭牛春待雨,放鹤夜闻箫。不是淮南隐,淹留未可招。
衡门书事二首 其一
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正怜静里耽诗癖,忽喜门前有足音。爨下焦桐弹《别鹤》,箧中茧纸写来禽。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