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融情人景,饶有情韵地抒写夏日松窗午梦初觉时的感受,创造出迷离惝恍,清丽闲雅的词境。
上片首句“ 一亩清阴”,极言松阴覆盖面积之广大;次句“半天潇洒”,极言松树之高爽 。意此句下缀“松窗午”三字,总括上文,兼点题面,说明以上情景 ,均为午梦初觉时透过窗口所看到的。“床头”二句写近景 。屏山,即屏风。“碧帐”,即绿色帐子,古代常称“ 碧纱厨”。因为窗外为松阴所笼置,所以室内光线变得非常暗淡,床头的屏风象是蒙上一层层秋色,床上的碧纱帐子象是一缕缕绿烟。这种景象都是从枕上看出去的,都恰到好处地描写了松窗下的凉意,切合“午梦初觉”的特定情境。此二句造语宛转含蓄,词笔工炼而传神。
过片由写景转向写人,表达了词人自身的心怀意绪。词人午梦方醒,可是在松阴笼置之下,又觉得凉意可人,仍然流连在梦境之中,心中充满了似梦似醒的迷蒙之感。结拍三句,写词人留恋梦境的景况。此三句为虚写 ,句句轻悠缥缈。词人在醒前所梦见的,是来到一个所在,那里有瘦石,有寒泉,有冷云。词人极善于炼字炼意 ,“瘦”、“寒”、“冷”诸字,都是精心提炼出来的,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又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境界,从而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情韵。
此词以清泚的笔触,将夏日炎炎烈日下词人高卧松阴下的心怀、意绪表达得颇富诗情画意,读来饶有情味,引人入胜。
句 其二
贪恋恩波未肯飞。
溪上
溪光照秋房,娟然卧流萍。水仙弄幽姿,寄余汀洲情。眷怀玉色子,弄波濯尘缨。夜寒有佳意,属此泠然清。
遍地锦 孙守席上咏牡丹
白玉阑边自凝伫。满枝头、彩云雕雾。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鹊桥仙 其一 春院
红摧绿挫,莺愁蝶怨,满院落花风紧。醉乡好梦恰瞢腾,又冷落、一成吹醒。柔红不耐,暗香犹好,觑著翻成不忍。春心减尽眼长闲,更肯被、游丝牵引。
跋李伯时醉僧图
道人三昧一壶中,笔下惊蛇怖小童。日日松间好消息,酒香先过野桥风。
登闻鼓诗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纷于蝝。众蝝望天若无路,区区有意常能宣。乃知听卑四聪达,万里呻笑如邮传。朝阳门外登闻鼓,鼓下章飞如急雨。一声直堕勾陈中,谁言天门严九虎。江南小吏无技能,鼓间糊口何云补。仆饥马瘦晓徐行,官曹下马初无营。解衣小睡须臾散,鼓亦十日无一声。疑非官家设鼓意,细问乃复知人情。文昌相公眼如月,坐见万里分毫发。苍生痛痒吾一身,与汝一家无楚越。有求径投家丈人,鼓面蛛尘寄萧兀。亦何道业冠皋夔,民得由之初不知。平生胸中医国法,尽变黄馘为秀眉。力进唐虞作元气,酲醲病酒何劳治。端知听讼破症尔,洞见五藏聊决之。造化升平唯一笔,弼成尧舜垂衣日。墨客诗人慕响来,朱草嘉禾时一出。登闻终日何所闻,但听清风颂声溢。江南小吏未归山,乞与居山相似閒。半饥终未免索米,饱饭亦复胜抱关。鼓稀有声吏窃食,愧此无用毛发斑。
浏览全部 504 首
水栀
谁移花本瓦盆中,怪底幽香度晓风。白石清泉助潇洒,疏枝瘦叶缀玲珑。晴窗坐对情无那,午枕清眠梦亦通。小品纷敷生意足,信知人力夺天工。
又题
蔽日摇风碧玉林,行人端为驻清阴。可怜寂寞垂亭畔,争得轩窗伴啸吟。
秋宵月 夜坐病怀有感
屏山梦醒。见一点、釭花尚摇秋影。听砌边,啼蛩暗,吟声饮。漏迢迢,无人处,别有閒愁谁省。坐瘦炉香灯瞑。半丸月冷。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冉冉魂丝,风前无定。
百字令 题琴清阁小影
桐阴澹凝,试轻衫小坐,绿窗琴静。弹瘦湘花双袖薄,风约晴丝碧影。指冷调冰,弦清叩玉,眼底秋星近。茶烟扶梦,夜凉松雨催醒。倦轸乍抚还停,织抛幽素,可许知音听。我忆天涯人似玉,渺渺云波芳讯。襟浣疏香,眉残浅黛,鹤背声凄警。描将吟思,粉笺红泪微映。
更漏子 其二 初秋雨后闻鹤唳
绿窗寒,清漏短。帐底沈香火暖。残烛暗,小屏弯。云峰遮梦还。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檐外竹,试秋声。空庭鹤唤人。
大圣乐
虹雨霉风,翠萦苹渚,锦翻葵径。正小亭、曲沼幽深,簟枕梦回,苔色槐阴清润。暗忆兰汤初洗玉,衬碧雾笼绡垂蕙领。轻妆了,袅凉花绛缕,香满鸾镜。人闲午迟漏永。看双燕将雏穿藻井。喜玉壶无暑,凉涵荷气,波摇帘影。画舸西湖浑如旧,又菰冷蒲香惊梦醒。归舟晚,听谁家、紫箫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