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创作背景]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萨都剌在元顺帝统治元年赴上都公干,即目所见,写下了这组优美清新的诗篇。
[内容评析]这首诗写的是狩猎的情况。秋风劲吹,牧草枯黄,逐围打猎的季节到来了。王孙贵族带着劲弓,骑着骏马,驰骋在浩瀚无限的草原上。晚上,吆喝着鹰儿归来,马上悬挂着捕获的野兽。
狩猎是边塞诗的主题之一。这首诗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不写打猎所注重的斩获、追逐等热点,只是淡淡说去,令人自然感受到那刀响弓鸣,马蹄飞扬的热闹场面。
提起边塞诗,人们总会想到唐代,想到边塞诗派的代表岑参和高适。唐代的边塞诗,主要写战争,抒发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壮志,或批判穷兵黩武「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的悲惨和不合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光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到了元代,边塞的涵义起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边塞,已经成了接近首都的畿辅地区:昔日边塞诗中与之争战的敌人,也已成了全中国的主宰。于是,边塞诗的主旋律已经不是写战争、离别哀怨,而转向写和平,写沙漠风光,草原春色,写这片辽阔土地上奇特美丽的自然和人民的习俗。
述怀
客程去住与身违,误掷渔竿下钓矶。好客不来门户俗,远亲相弃信音稀。青春背我堂堂去,黄叶无情片片飞。遥望家山搔短发,故园酒熟蟹螯肥。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八
捕鱼湖中水,卖鱼城市里。夫妇一叶舟,白头共生死。
送南台从事刘子谦之辽东
往复一万里,嗟君已两行。朔风吹野草,寒日下边城。策马犯霜雪,逢人问路程。归期在何日?应是近新正。
满江红 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落冷,胭脂井坏寒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题潭州刘氏姊妺二孀贞节
双藤本同根,长大附高树。树倒何所依,不离树根土。刘家好姊妺,嫁作儒家妇。儒生逝不返,姊妺何所去。忆昔嫁夫时,各愿以偕老。今日无所归,骨肉自相保。一炉铸两镜,悬置东西窗。窗前主人去,两镜复一双。哀哉哀哉刘二孀。
同御史王伯循时除广东佥事济扬子江余除燕南照磨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过江载得秋多少,老雁一声霜满天。
浏览全部 818 首
射狼曲
甲士重重旗簇簇,一色晴原春草绿。将军小队出峄阳,健如飞鹰不可当。马人传令弓人受,骍弓在前箭在后。士雄马肥弓力强,胆落北山双白狼。吕梁洪边鼓声起,毛血斓斑狼堕水。
塞猎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打令急。单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独抱琵琶泣。
塞上曲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肥弓力强。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山阴双白狼。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令行急。戎王半醉拥貂裘,昭君犹抱琵琶泣(同上书卷一○)。
猎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余勇,儿子乱弯弓。
咏冯昭仪当熊
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咏冯昭仪当熊
白羽插雕弓,蜺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