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创作背景]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萨都剌在元顺帝统治元年赴上都公干,即目所见,写下了这组优美清新的诗篇。
[内容评析]这首诗写的是狩猎的情况。秋风劲吹,牧草枯黄,逐围打猎的季节到来了。王孙贵族带着劲弓,骑着骏马,驰骋在浩瀚无限的草原上。晚上,吆喝着鹰儿归来,马上悬挂着捕获的野兽。
狩猎是边塞诗的主题之一。这首诗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不写打猎所注重的斩获、追逐等热点,只是淡淡说去,令人自然感受到那刀响弓鸣,马蹄飞扬的热闹场面。
提起边塞诗,人们总会想到唐代,想到边塞诗派的代表岑参和高适。唐代的边塞诗,主要写战争,抒发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壮志,或批判穷兵黩武「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的悲惨和不合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光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到了元代,边塞的涵义起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边塞,已经成了接近首都的畿辅地区:昔日边塞诗中与之争战的敌人,也已成了全中国的主宰。于是,边塞诗的主旋律已经不是写战争、离别哀怨,而转向写和平,写沙漠风光,草原春色,写这片辽阔土地上奇特美丽的自然和人民的习俗。
季子庙
公子不来春草绿,故宫禾黍亦离离。沸原尚有千年井,古篆犹存十字碑。去国一身轻似叶,归田两鬓细如丝。李家兄弟一朝暮,羞见延陵季子祠。
宿长安驿 其二
水面微风动杨柳,客船吹笛月明中。远人江海多归思,卧看流星度水东。
元统乙亥岁集贤学士济尔噶台奉旨代祀真定路玉华宫睿宗仁圣景襄皇帝影堂仆备监礼
大帝天香出内宫,孝思与世总无穷。百年礼乐行三献,一派箫韶起半空。使者领班云气里,女仙摇佩月明中。小臣监礼陪清列,两袖葵花映烛红。
寄中曹学士除浙江财赋总管闻至姑苏
钱塘西府曹学士,饮酒吟诗亦快哉。閒醉时游虎丘寺,浩歌独上姑苏台。一生好客黄金去,百岁催人白发来。藉藉声名满天下,朝廷今日肯遗才。
彭城杂咏呈廉公亮佥事 其二
城下黄河去不回,四山依旧画屏开。无人念得登临意,独上将军戏马台。
题四时宫人图四首 其三
盆池露冷荷半枯,碧波风细双游鱼。美人坐此碧玉椅,屏山方案碧蟾蜍。椅后二女执缨立,案前二女娇滴滴。大女手扶小女腰,小女娇倚大女膝。凉风入树落翠槐,秋深不见羊车来。金铃响处吠黄犬,美人笑托芙蓉腮。
浏览全部 818 首
射狼曲
甲士重重旗簇簇,一色晴原春草绿。将军小队出峄阳,健如飞鹰不可当。马人传令弓人受,骍弓在前箭在后。士雄马肥弓力强,胆落北山双白狼。吕梁洪边鼓声起,毛血斓斑狼堕水。
塞猎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打令急。单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独抱琵琶泣。
塞上曲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肥弓力强。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山阴双白狼。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令行急。戎王半醉拥貂裘,昭君犹抱琵琶泣(同上书卷一○)。
猎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余勇,儿子乱弯弓。
咏冯昭仪当熊
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咏冯昭仪当熊
白羽插雕弓,蜺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