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是作者回忆杭州西湖旖旎风光之词。全词情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词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并用 ,景中寄情 ,情中寄景,选景高洁,情调闲雅,用笔淡炼,纯用白描,艺术手法甚为高超。
上片首句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一句,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 ”是词中熟语,极难出新意,然而用在这里,在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在、不扰不喧的意思。
过片两句 ,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 ,上句写声,“ 依约 ”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 )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在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宋杨湜《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此语从此词中,可见斑。
忆余杭十首 其九
长忆龙山,日月宫中谁得到,宫中旦暮听潮声。台殿竹风清。门前岁岁生灵草,人采食之多不老。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
中秋与柳赞善开宗赞善坦寇学士准宿宋拾遗白宅不见月
共约中秋来看月,一轮终不见清辉。众人眠后唯孤坐,翻忆无云宿翠微。
自诸暨抵剡 其四
出得云门路,风凄日夕曛。船撑鉴湖月,路指沃州云。山色周遭见,溪流屈曲分。一觞还一咏,谁是右将军。
忆余杭十首 其五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
中秋无月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浏览全部 97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