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孟诗评》:自然好。顾云:不为其巧。又云:近拙。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真好巴峡诗,惜晓行意未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秀拔匀称。徐中行曰:其言尽入妙境,可思而不可解。然只个中非有难晓。吴山民曰:“晴江”二语如画。“人作”一联似拙。
《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清雅。人语已殊,只有莺声同于故国耳,顺叠收。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笔笔生,作结稍松耳。“际晓”、“余春”字皆生着,有情致。评:“晴江”下三韵皆写叙眼前景物,语语作致,声调高卓,是最能手。
《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黄钟大吕之音,迥异铮铮细响。
哭祖六自虚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余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沈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其四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山中示弟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听宫莺
春树绕宫墙,宫莺啭曙光。忽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 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游人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浏览全部 425 首
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归州
暮云天际见高城,行尽千峰峡渐平。古郡山头万家住,客舟江上一灯明。竹枝惯听巴人曲,鸟道才通楚国程。未卜东归何日到,片帆斜月对离情。
赵北口
一奁春縠绉轻纹,十二桥边草色薰。赵北烟波迥无际,竹西风月许平分。莺声渐合芳津柳,帆影遥搴别浦云。绝忆江干风日暖,买鱼沽酒趁斜曛。
河传 其一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八月上峡
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免为三不吊,已(一作终)白一生头。
清江曲送宋尚德自峡中回
清江水清峡水黄,清江之上多绿杨。浣花女儿立沙际,青裙白足如秋霜。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齐树。两岸猿声不肯休,送君流向峡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