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孟诗评》:自然好。顾云:不为其巧。又云:近拙。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真好巴峡诗,惜晓行意未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秀拔匀称。徐中行曰:其言尽入妙境,可思而不可解。然只个中非有难晓。吴山民曰:“晴江”二语如画。“人作”一联似拙。
《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清雅。人语已殊,只有莺声同于故国耳,顺叠收。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笔笔生,作结稍松耳。“际晓”、“余春”字皆生着,有情致。评:“晴江”下三韵皆写叙眼前景物,语语作致,声调高卓,是最能手。
《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黄钟大吕之音,迥异铮铮细响。
送从弟蕃游淮南
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沈。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天寒蒹葭渚,日落云梦林。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送归青门外,车马去骎骎。惆怅新丰树,空余天际禽。
送崔五太守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一作未央)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使君年纪三十余,少年白皙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别綦毋潜
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适意偶轻人,虚心(一作遇人)削繁礼。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荷蓧几时还,尘缨待君洗。
早入荥阳界
汎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秋野田畴盛,朝光市井喧。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班婕妤三首 其三
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间笑语声。
送丘为往唐州
宛洛有风尘,君行多苦辛。四愁连汉水,百口寄随人。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浏览全部 425 首
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归州
暮云天际见高城,行尽千峰峡渐平。古郡山头万家住,客舟江上一灯明。竹枝惯听巴人曲,鸟道才通楚国程。未卜东归何日到,片帆斜月对离情。
赵北口
一奁春縠绉轻纹,十二桥边草色薰。赵北烟波迥无际,竹西风月许平分。莺声渐合芳津柳,帆影遥搴别浦云。绝忆江干风日暖,买鱼沽酒趁斜曛。
河传 其一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八月上峡
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免为三不吊,已(一作终)白一生头。
清江曲送宋尚德自峡中回
清江水清峡水黄,清江之上多绿杨。浣花女儿立沙际,青裙白足如秋霜。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齐树。两岸猿声不肯休,送君流向峡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