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孟诗评》:自然好。顾云:不为其巧。又云:近拙。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真好巴峡诗,惜晓行意未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秀拔匀称。徐中行曰:其言尽入妙境,可思而不可解。然只个中非有难晓。吴山民曰:“晴江”二语如画。“人作”一联似拙。
《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清雅。人语已殊,只有莺声同于故国耳,顺叠收。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笔笔生,作结稍松耳。“际晓”、“余春”字皆生着,有情致。评:“晴江”下三韵皆写叙眼前景物,语语作致,声调高卓,是最能手。
《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黄钟大吕之音,迥异铮铮细响。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其一
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树转宫犹出,笳悲马不前。虽蒙绝驰道,京兆别开阡。
宋进马哀词
背春涉夏兮,众木蔼以繁阴。连金华与玉堂兮,宫阁郁其沈沈。百官并入兮,何语笑之哑哑。君独静嘿以伤心,草王言兮不得辞。我悲减思兮少时,仆夫命驾兮。出阊阖,历通逵,陌上人兮如故。识不识兮往来,眼中不见兮吾儿。骖紫骝兮从青骊,低光垂彩兮。恍不知其所之,辟朱户兮望华轩。意斯子兮候门,忽思瘗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仰诉天之不仁兮。家唯一身,身止一子。何胤嗣之不繁,就单鲜而又死。将清白兮遗谁,问诗礼兮已矣。哀从中兮不可胜,岂暇料余年兮复几。日黯黯兮颓晔,鸟翩翩兮疾飞。邈穷天兮不返,疑有日兮来归。静言思兮永绝,复惊叫兮沾衣。客有吊之者曰:观未始兮有物,同委蜕兮胡悲。且延陵兮未至,况西河兮不知。学无生兮庶可,幸能听于吾师。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其二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仁(一作入)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其二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资圣寺送甘二
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浏览全部 425 首
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归州
暮云天际见高城,行尽千峰峡渐平。古郡山头万家住,客舟江上一灯明。竹枝惯听巴人曲,鸟道才通楚国程。未卜东归何日到,片帆斜月对离情。
赵北口
一奁春縠绉轻纹,十二桥边草色薰。赵北烟波迥无际,竹西风月许平分。莺声渐合芳津柳,帆影遥搴别浦云。绝忆江干风日暖,买鱼沽酒趁斜曛。
河传 其一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八月上峡
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免为三不吊,已(一作终)白一生头。
清江曲送宋尚德自峡中回
清江水清峡水黄,清江之上多绿杨。浣花女儿立沙际,青裙白足如秋霜。蜀山雪消十日雨,一夜扁舟欲齐树。两岸猿声不肯休,送君流向峡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