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二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鼎食三牲养,貂冠五彩衣。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次韵贾仲远还浮溪猥藁之什
我家浮溪溪水头,一褐一裘聊玩世。谁教去踏晓鼓朝,也学儿童攻偶俪。忆身曾是掖垣客,岁晚犹期乐天似。两年漂泊万里余,老矣始于鱼得计。欣逢贾傅古湘口,城郭虽非人物是。连台拗倒时一醉,醉后还为五禽戏。慇勤为我出新诗,金石因声泉涌思。年来处处饱葵苋,染鼎忽惊尝异味。荷花开已三四红,有酒无过行乐耳。与公同嚼三百杯,莫负便便五经笥。
徽宗皇帝灵驾发引挽词四首 其二
三雍无逸隽,四海屡丰年。嘉瑞标图谍,休功被管弦。鼎成龙即去,书远雁空传。多少承平老,遥悲杞国天。
点绛唇 其一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舟行遣兴五首 其三
高城吹角罢,别浦载灯归。岁晚客犹去,水寒潮亦稀。一身将影屡,万事转头非。莫倚危樯望,清霜易满衣。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四
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
浏览全部 340 首
寓壶源僧舍三绝 其二
闷来掩卷已三更,风露涓涓月满庭。閒扑流萤冲暗树,危梢点点堕寒星。
踏莎行
已撤冰壶,更捐秋扇。客中漫说柔肠断。故乡岂只少湖山,宵深也没流萤看。叶底花前,乍明还暗。随波去作寒星散。不知能有几多光,共人彻夜心撩乱。
仲秋八日赴洪都应试夜宿盐堆头
花石耀寒星,盐头隐暮汀。风沙开漠漠,烟浪入冥冥。战鼓秋初急,羁愁夜不醒。故园西岭外,渐隔两长亭。
乌夜啼 夜泊阳子江
长亭急管生愁。楚天秋。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红蓼岸。白蘋散。浴轻鸥。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菩萨蛮 临淮道中 其八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敛霞红散行云浅。浅云行散红霞敛。中可月庭空。空庭月可中。砌虫阴语细。细语阴虫砌。灯烬欲残更。更残欲烬灯。
极相思 秋夜
凭栏望月眠迟。素魄漏疏枝。流萤点点,哀虫唧唧。抑郁谁知。红拂怜才何处去,到如今顾影空悲。漫漫长夜,茫茫往事,都上双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