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宿阳城驿对月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酬南洛阳早春见赠
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寒缒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开。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久病长斋诗老退,争禁年少洛阳才。
早梳头
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不学空门法,老病何由了。未得无生心,白头亦为夭。
三年除夜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绿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秋霁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沈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沈沈道观中,心赏期在兹。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向夕天又晴,东南余霞披。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光华一照耀,殿角(一作楼殿)相参差。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
浏览全部 3207 首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 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余与苏州刘郎中同壬子岁,今年六十二。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 余与吏部崔相公甲子同岁,与循州杜相公及第同 年。秋冬二人俱逝。 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病起
筋力迟迟百懒成,关门只好谢逢迎。老空求旧无同辈,拙不宜时让后生。久坐衣裳知晚露,独眠衾枕厌秋更。秖余曝背兼扪虱,黄草檐头觉称情。
藏云山居 其二
雨后山尤好,秋来方此时。心清觉老健,步懒欲归迟。林响惊鼷鼠,风閒叫画眉。善人吾岂敢,去此尚何之。
病起遣兴
羸弱怯衣单,徐行觉尚难。平和欣脉复,疏懒喜身閒。古砚从教洗,孤琴久未弹。朝衣如可解,归去卧秋山。
送王侍御子衡巡关中
经过故国逢迎处,忽忆先朝宴乐时。此夕寒樽须尽醉,明朝岐路又相思。风光不改长安陌,草色应连太乙祠。行部岂唯山岳动,知君幽赏盛文辞。
读旧稿有感
我少则嗜书,于道本无得。譬如昌歜芰,乃自性一癖。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吟哦杂诵咏,不觉日既夕。文辞顾浅懦,望古空太息。世俗不可解,更为著金石。收敛固已迟,虽悔终何益。君看老农夫,法亦传后稷。持此少自宽,陶然送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