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直方诗话》:古今人作昭君词多矣,余独爱乐天一绝……其意优游而不迫切。
《寒夜录》:罗景纶评昭君词,击节乐天一绝,以为高出众作之上。
《归田诗话》:诗人咏昭君者多矣,大篇短章,率叙其离愁别恨而已。惟乐天云:“汉使却回凭寄语……”不言怨恨,而惓惓旧主,高过人远甚。其与“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者异矣。
《四溟诗话》:此虽不忘君,而辞意两拙。
《雪涛小书》:时乐天《题昭君》云:“汉使却回凭寄语……”用意深远,思人不及思。《香山集》如此首,亦难多觅。
《唐诗归》:钟云:情婉而调直。
《诗薮》:乐天诗世谓浅近,以意与语合也。若语浅意深,语近意远,则最上一乘,何得以此为嫌?《明妃曲》云:“汉使却回频寄语……”《三百篇》、《十九首》不远过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仲德为富艳体。谢枋得曰:此直从“李夫人”语变化出来。周敬曰:全以意胜,不徒以词求工。敖英曰:就题翻意,得风之体。
《唐风定》:咏昭君,别出一想,温柔悱恻,怨情无限。
《唐诗归折衷》:唐云:此必乐天迁谪时作,自况不浅。唐人赋此题,率以调胜,此独以意胜,所以可传。
《而庵说唐诗》:此诗妙在冷敲。“黄金何时赎蛾眉”忖量得妙,“莫道不如宫里时”又叮咛得妙。
《唐宋诗醇》:旧事翻新,思路自别。后二句总从“赎”字生出。此与李商隐诗”金徽本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二句用意极相似,然彼近尖刻,此则深厚,乃中晚之判也。
《瓯北诗话》:古来咏明妃者,石崇诗:“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语太村俗。惟唐人“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二句,不着议论,而意味无穷,最为绝唱。其次则杜少陵“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同此意味也。又次则白香山“汉使若回凭寄语……”就本事设想,亦极清隽。
题崔使君新楼
忧人何处可消忧,碧瓮红栏湓水头。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赠王山人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乌夜啼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骆口驿旧题诗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
吴樱桃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浏览全部 3207 首
汉宫词二首 其一
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君王厌世妾头白,闻唱歌声却泪垂。
昭君出塞诗意有未尽再成一律
琵琶若诉旧酸辛,出塞蛾眉有几人。为泻六宫千载泪,不辞万里一身尘。君王自失倾城色,臣妾能生绝漠春。回首汉家宫里伴,犹临螭镜试妆频。
明妃二首 其一
汉使却回凭寄语,汉家三十六将军。劝君莫话封侯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秦少游女
郎罢藤阴老泪潸,黄金谁赎蔡姬还。看来山抹微云恨,直送蛾眉出汉关。
题昭君画卷五绝 其一
当时随例与黄金,不遣君王有悔心。近使来传延寿死,回思终是汉恩深。
明妃曲送可大
妾本名家子,十五颜如玉。罗绮闭重闺,羞道黄金屋。君王选秀色,早岁入深宫。三年不召见,憔悴泣春红。同时入宫人,一一锦屏中。芳颜自倚能倾国,肯学他家买画工。祗怜寂寞深宫里,不道风尘边塞起。君王一顾不可留,蛾眉远嫁三千里。红颊两行啼,边城草色萋。今宵胡地月,昨夜汉宫鸡。汉宫桃李春如雪,此时缄怨辞丹阙。但使君心悟画图,不惜龙沙愁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