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
②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评解】
这首词描述闺中人春日怨情,也是作者借以自况之作。上片写春候,下片抒怨情,明写春信,暗抒怨情。春雪虽尽,春雨犹寒,花信已传,人事未动,所以倚栏悄然。而“怨”从“莫把”一语传出。倚栏一望,烟水重重,伊人何在?暮云霭霭,京华被遮,不言怨而怨自深。含蓄蕴藉,委曲细腻。
【集评】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雅言之词,词之圣者也。发妙音于律吕之中,运巧思于斧凿之外,平而工,和而雅,比诸刻琢句意而求精丽者远矣。此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娓婉动人。
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 。“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 ,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 。”故谓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而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称灯节 ,为赏灯之期。此“灯期”之花信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欧阳修咏小桃诗所云“ 初见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谓“惊动”,即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小桃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
三、四两句,写倚“南楼”之栏干,承上“灯期花信”而来,词意有所转折。独倚栏干之人,必不在游众之中 ,而这一番寒意 ,是因为刚下过的一场小雨,还是因为客心悲凉的缘故,亦是断难分辨。
过片“ 莫把栏干频倚 ”,翻进一层写归思之切。所以强言莫倚 ,是因为倚栏干也只能“ —望几重烟水 ”,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断了故国的望眼。接下来“何处是京华”,全是望寻之神,说明他欲罢不能。“京华 ”指京都 ,即汴京 。最后再作否决:“暮云遮 ”,即还是望而不见。此句似暗用李太白“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意,既写景兼以寄慨,实有比义。
这首词清雅情深,当为词人的代表作。
三台 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忆少年 陇首山
陇云溶泄,陇山峻秀,陇泉呜咽。行人暂驻马,已不胜愁绝。上陇首、凝眸天四阔。更一声、塞雁凄切。征书待寄远,有知心明月。
临江仙
寒甚正前三五日。风将腊雪侵寅。彩鸡缕燕已惊春。玉梅飞上苑,金柳动天津。□□□□□□□,□□□□□□。□□□□□□□。春盘共饤饾,绕坐庆时新。
雪明鳷鹊夜慢
望五云多处春深,开阆苑、别就蓬岛。正梅雪韵清,桂月光皎。凤帐龙帘萦嫩风,御座深、翠金间绕。半天中、香泛千花,灯挂百宝。圣时观风重腊,有箫鼓沸空,锦绣匝道。竞呼卢、气贯调欢笑。暗里金钱掷下,来侍燕、歌太平睿藻。愿年年此际,迎春不老。
蓦山溪 桂花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尉迟杯慢/尉迟杯
碎云薄。向碧玉枝缀万萼。如将汞粉匀开,疑使柏麝熏却。雪魄未应若。况天赋、标艳仍绰约。当暄风暖日佳处,戏蝶游蜂看著。重重绣帟珠箔。障秾艳霏霏,异香漠漠。见说徐妃,当年嫁了,信任玉钿零落。无言自啼露萧索。夜深待、月上栏干角。广寒宫、要与姮娥,素妆一夜相学。
浏览全部 32 首
庆春时 其二
梅梢已有,春来音信,风意犹寒。南楼暮雪,无人共赏,闲却玉阑干。殷勤今夜,凉月还似眉弯。尊前为把,桃根丽曲,重倚四弦看。
诉衷情令
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征燕尽,塞鸿翔。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好事近
何处一声箫,吹落杏花如雪。悄倚碧阑干下,把茜裙轻褶。无端恨与晚云生,依旧一弯月。看到一年春尽,又数声鶗鴂。
吴景文居庭牡丹盛开饮后有感
韶光天遣属君家,犹是东京第一花。金鼎夜寒团绛雪,锦机春暖簇红霞。倚风忽作缠头舞,避日还将便面遮。薄暮阑干同醉倚,却怜孤客鬓先华。
归雁亭
青云影里自由身,几倚阑干看不真。又是江湖春雪尽,年年肠断玉关人。
山花子
枫叶霜催暮色残,相思人在碧云间。何处琼箫吹月下,倚阑干。梦断雨声鸡塞远,愁移花影凤楼寒。莫恨王孙消息断,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