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偶获奇语,作者不知(“风波”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钟惺曰:首句趣事。起二语即见湖中闲夜极乐之兴。风波不起,星月随身,正琴酒得以尽兴处。五、六即良宵之景。结言何必更羡遗名远游为乐。此可谓得“春风沂水”之趣者。
《围炉诗话》:《湖中》之“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平常而妙。
《唐诗摘钞》:因风波不起,故水底星月明净:此意亦在眼前,却是“尽随身”三字未说到,故见奇创。
《唐诗快》:静言思之,是何境界(“风波”二句下)。
《碛砂唐诗》:谦曰:“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连浦方有味。此即诗中流水对法也。至于“浦迥湘云卷,林香岳气春”,非极细心人,不能道。无论初、盛、中、晚,总是唐贤之对景造句自有别致,不可以文字求之。
《唐诗成法》:三、四流水对,写景超然。通篇有气概。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禅余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送僧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上汴州 令狐相公
罢相恩犹在,那容处静司。政严初领节,名重更因诗。公事巡营外,戎装拜敕时。恭闻长与善,应念出身迟。
酬于欣校书见贻
能□得从军,清嬴□□□。绮罗徒满目,山水不离心。暂别愁花老,相思倚竹阴。家贫无以养,未可话抽簪。
送人下第归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浏览全部 173 首
送江华州
为郡称先子,承家气益豪。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天入黄河迥,云开华岳高。古来名胜地,此日羡贤劳。
题江山烟雨图
梦渚苍苍入楚烟,岳阳南面雨如悬。人家寂历青枫外,仙峤空濛独雁边。飞阁迥临闻笛处,微钟遥到钓鱼船。孤帆莫向潇湘浦,云暗苍梧水泊天。
甫里即事四首 其一
长桥短桥杨柳,前浦后浦荷花。人看旗出酒市,鸥送船归钓家。风波欲起不起,烟日将斜未斜。绝胜苕中剡曲,金齑玉鲙堪夸。
怀友
作客黄山下,思君汉水滨。愁牵清夜梦,吟瘦老夫身。漂泊谁知我,交游独此人。春来寻小艇,江上问通津。
送杨岳归巴陵
何处得乡信,告行当雨天。人离京口日,潮送岳阳船。孤鸟背林色,远帆开浦烟。悲君惟此别,不肯话回年。
边上送友人归宁
乡路穿京过,宁心去少同。日斜寻阔碛,春尽逐归鸿。独树河声外,凝笳塞色中。怜君到此处,却背老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