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用兵后故曰“旧战场”,然上句却从隋堤写来,故又曰“新多”。细思此,固明明新战场也,而必名之曰旧者,既往不咎也。只此一“旧”字,便早为末句“戍鼙”二字异样阳秋。至于起笔之必欲故写“隋堤”七字,此则如《诗》所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也(首四句下)。五写大风大河,六写荒原荒日,十四字只为“独上寒城”之一“独”字引泪也。末又加写“戍鼙”字,言莫是又有新战场也(末四句下)。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三、四,战场必有之事,是虚写。五、六,战场现在之景,是实写。“日色黄”,“黄”字妙,妙,是一派昏惨之色、正为“独上寒城”之“独”字引泪也。
《唐诗贯珠》:徐州有隋堤,故言堤之风物已比炀帝时不同而凄凉矣。况堤下还有战场乎?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欲写战场,而必先用风物之凄凉作衬,所谓“殷鉴不远”也。……人拾金镞,鸟衔芦花,皆纪实事。言外有其地一荒,不惟无人开垦,并亦无人收管意。
《近体秋阳》:结句正应二句,收拾“仍多战场”,有韵有法。
东归次瀛上
暖烟轻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衬夕晖。水露浅沙无客泛, 树连疏苑有莺飞。自从身与沧浪别,长被春教寂寞归。 回首青门不知处,向人杨柳莫依依。
送许校书
故人言别倍依依,病里班荆苦(一作更,一作尚)忆违。明日柳亭门外路,不知谁赋送将归。
寄杨侍郎
云情鹤态莫夸慵,正上仙楼十二重。吟逸易沈鳷鹊月,梦长先断景阳钟。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
东归次瀛上
煖烟轻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衬夕晖。水露浅沙无客泛,树连疏苑有莺飞。自从身与沧浪别,长被春教寂寞归。回首青门不知处,向人杨柳莫依依。
江树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似因归路隔,长使别魂惊。 未省愁雨暗,就中伤月明。须知越吟客,欹枕不胜情。
浏览全部 325 首
留别定襄卢军事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酣歌(一作衔杯)击宝剑,跃马上金堤。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杨柳湾
金缕垂波香雾浓,春风黄鸟画桥东。多情却笑隋堤树,长带凄凉暮雨中。
宣府中元夜即事
边月新秋夜,哀音四面齐。战场多旧鬼,野祭有遗黎。柝乱愁人听,风惊倦鸟栖。遥遥天汉上,河鼓渐垂西。
游章华台
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
对宴齐使诗
归轩下宾馆,送盖出河堤。酒正离杯促,歌工别曲凄。林寒木皮厚,沙迥雁飞低。故人傥相访,知余已执圭。
九日不见菊次刘朝信韵
一秋风物已凄凉,九日无花只断肠。徒把青尊留客醉,不教繁朵向人黄。鸣弦急管休相聒,舞蝶游蜂莫自狂。独坐孤城正愁寂,更堪落木下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