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杜臆》:玉悲“摇落”,而公云“深知”,则悲与之同也。故“怅望千秋”,为之“洒泪”;谓玉萧条于前代,公萧条于今代,但不同时耳。不同时而同悲也……知玉所存虽止文藻,而有一段灵气行乎其间,其“风流儒雅”不曾死也,故吾愿以为师也。
《杜诗详注》:(“怅望千秋”一联)二句乃流对。此诗起二句失粘。
《唐音审体》:义山诗“楚天云雨俱堪疑”从此生出。
《唐宋诗醇》:顾宸曰:李义山诗云:“襄王枕上元无梦,莫枉阳台一段云。”得此诗之旨。
《唐诗别裁》:谓高唐之赋乃假托之词,以讽淫惑,非真有梦也。怀宋玉亦所以自伤。言斯人虽往,文藻犹存,不与楚宫同其泯灭,其寄概深矣。
《读杜心解》:此下四首,分咏峡口古迹也,俱就各人时事寄概……三、四,空写,申“知悲”;五、六,实拈,申“吾师”。……结以“楚宫泯灭”,与“故宅”相形,神致吞吐,抬托愈高。
《杜诗镜铨》:流水对,一往情深(“怅望千秋”二句下)。意在言外(“最是楚宫”二句下)。“亦”字承庾信来,有岭断云连之妙。
《杜诗集评》:如此诗亦自“风流儒雅”。
《杜诗言志》:此第二首,则将自己怀抱与宋玉古事引为同调。
《昭昧詹言》:一意到底不换,而笔势回旋往复,有深韵。七律固以句法坚峻、壮丽、高朗为贵,又以机趣凑泊、本色自然天成者为上乘。
《唐宋诗举要》:吴曰:次首以宋玉自况,深曲精警,不落恒蹊,有神交千载之契。
独立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赠蜀僧闾丘师兄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惟(一作往)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崙。凤藏丹宵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图。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漂然薄游倦,始(一作如)与道侣敦。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夜阑接软语(一作夜言词柔软),落月如金盆。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其二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影盖啼猿树,魂飘结蜃楼。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
同豆卢峰知字韵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烂漫通经术,光芒刷羽仪。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倡和将雏曲,田翁号鹿皮。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一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一作真)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发秦州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一作炯)然难久留。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浏览全部 1586 首
集古八绝 汊口 其六 谒忠壮行祠
松花风煖庙门开,百亩庭中半是苔。怅望千秋一洒泪,安危须仗出群材。
太平时 孙鸿士拟方回太平时八首,并缀杜牧句为之,与贺词合写一卷,乞题
刻意伤春杜牧之。泪连丝。千秋一首杜秋诗。寄相思。彩笔新题肠断句,又谁知。萧条异代不同时。各情痴。
又赠青萝王子与伦子同行
渡头翠柳艳明眉,仙侣同舟晚更移。钟鼎山林各天性,风流儒雅亦吾师。独当省署开文苑,会送夔龙集凤池。离别不堪无限意,呼儿觅纸一题诗。
鹧鸪天 春感集杜 其一
花近高楼伤客心,北来肌骨苦寒侵。江山故宅空文藻,玉垒浮云变古今。忧悄悄,病涔涔,新诗改罢自长吟。可怜宾客尽倾盖,隔叶黄鹳空好音。
鹧鸪天 春感集杜 其八
云雨荒台岂梦思,居人不自解东西。未开细柳散金甲,强拟晴天理钓丝。花自发,鸟还飞,江湖远适有前期。卧龙跃马终黄土,回首风尘甘息机。
寄孙元忠 其二十
摇落深知宋玉悲,东流之外西日微。寒衣处处催刀尺,谁家捣练风凄凄。篱边老却陶潜菊,前飞秃鹙后鸿鹄。安得送我置汝旁,怅望聊歌紫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