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容斋随笔》: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骈俪作记、序、碑、碣,盖一时体格如此,而后来颇议之杜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正谓此耳。“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江河万古”,指四子也。
《岁寒堂诗话》:夫子美诗超今冠古,一人而已,然其生也,人犹笑之;殁而后人敬之,况其下者乎?子美愤之,故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也。然子美岂真愤者,戏之时己……
《韵语阳秋》:李太白,杜子美诗皆掣鲸手也。……然李不取建安七子,而杜独取垂拱四杰何耶?南皮之韵,固不足取;而王、杨、卢、骆亦诗人之小巧者尔,至有“不废江河万古流”之句,褒之岂不太甚乎?
《诗学纂闻》:“轻薄为文”乃后生哂四家语,非指后生辈为轻薄人也。
《读杜心解》:此与首章同旨,逗出“轻薄为文”四字,则于文之所谓体者,不足与言;宜时成体之文而“哂之”矣。首章下二,反言以警醒之;此则正言以点破之。
《杜诗镜铨》:未免过誉,亦属有激之词,下章仍稍带抑,不失分寸。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埽却赤县图,乘兴谴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一作恐)是蒲城鬼神人。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攲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音邈)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俱在会稽)。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秋日阮(一作陈) 隐居致薤三十束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鬲冷,味煖并无忧。
忆幼子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人日两篇 其二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其一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渼陂西南台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崷(一作{薔艹=山})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劳生愧严郑(扑),外物慕张邴(曼容)。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浏览全部 1586 首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五
瘦水微皴渐复槽,秋枫脱叶下江皋。王杨卢骆青冥上,不废江河废尔曹。
金缕曲 题耆寿民见山楼藏书图 其一
笑倒东方朔。掷毛锥还君此卷,起为君酌。衮衮诸公牛马走,那有王杨卢骆。有亦只束之高阁。身是故将军姓李,语灞陵醉尉休轻薄。弹一曲,夜飞鹊。西山晴翠浑如昨。对楼头纵横万卷,典坟邱索。拉得画师王石谷,来践草堂佳约(图作于人日)。吾自有胸中丘壑。妻解麋齐儿虎跳,算一家梅鹤都非恶。百城拥,气磅礴。
寄李叔飞
襟怀荦荦久沈沦,念子令人白发新。苏季揣摩虽未试,陈平容貌不长贫。要须业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误身。早达才名未为贵,王杨卢骆愧前人。
一笑山房同田夫西郊两先生夜坐
白雁横空夜气凄,骚人坐遍小轩西。王名可冠杨卢骆,任笔能高晋宋齐。四壁残镫虫语急,一帘清露月华低。谈诗更出奚囊句,香茗频倾共品题。
续东波狂云妒佳月
狂云妒佳月,蜉蝣撼大树。佳月了不嗔,大树何曾拒。轻薄哂王杨,群儿谤李杜。光燄万丈长,江河千古注。勿言人可欺,大言终自误。
再用前韵 其三
百首诗成遇赏音,云何容易动归心。少陵不肯为轻薄,笑杀王杨井底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