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苕溪渔隐丛话》:韩子苍云:东坡尝语参僚曰:如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者,乃知此老用心甚苦,后人不复见其剞劂,但称其浑厚耳。
《杜臆》:“陶冶性灵”,乃此公实得语,然非“用心”不可。……“改罢长吟”,此用心之所得,得诗之趣,斯得诗之益矣。公谓李白佳句“似阴铿”,论者谓公有不满白之意,试读此诗,岂其然乎?
《读杜心解》:自言攻苦如此。卤莽其学殖者,可以矍然矣。“将”字与“纵之将圣”“将”字,同一微婉。
《杜诗镜铨》:将自己插在中间,杜每有此章法(“陶治性灵”二句下)。邵云:此老苦心乃尔,后人草草何耶?
《石洲诗话》:“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言欲以大小谢之性灵而兼学阴、何之苦诣也。“二谢”只作性灵一边人看,“阴何”只作苦心锻炼一边人看,似乎公之自命,乃欲兼而有之,亦初非真欲学阴、何,亦初非真自许为二谢也。正须善会。
《浪迹丛谈》:(苏斋)师曰:杜言:“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此二句必一气读乃明山也。所赖乎陶冶性灵者,夫岂谓仅恃我之能事以为陶冶乎!仅恃在我之能事以为陶冶性灵,其必至于专骋才力,而不衷诸节制之方,虽杜公之精诣,亦不敢也。所以新诗必自改定之,改定之后,而后拍节以长吟之,苟其隙之未中窾,一音之未中节者,仍与未改者等也。……二谢者,非果二谢有此事也,语意之间,直若欲云杜陵野老将能事,不便直说,而假二谢以言之,曰:岂知具二谢之能事,而亦不能不学阴,何之艰苦,刻意以成之乎!苦字非正称之语,乃是旁敲之语,试看有二谢如许之才力,而却亦甘为阴、何之刻苦乎!苦字神理,只得半面,苦字只似就阴、何一边卑之无其高论,若谦下,若敛抑之词,其实亦何尝阴、何果实如此,直是对上“二谢”“能事”,不得不如此。……夫然后上七字“二谢”“能事”四字轩然飞扬而出。
同元使君舂陵行(有序)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观呼舂陵作,歘见俊哲情。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至君唐虞际,纯(一作淳)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作诗呻吟内,黑澹字攲倾。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写怀二首 其二
夜深坐南轩,明月照我膝。惊风翻河汉,梁栋已出日。群生各一宿,飞动自俦匹。吾亦驱其儿,营营为私实。天寒行旅稀,岁暮日月疾。荣名忽中人,世乱如虮虱。古者三皇前,满腹志愿毕。胡为有结绳,陷此胶与漆。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放神八极外,俯仰俱萧瑟。终契如往还(一作终然契真如),得匪合仙术(一作归匪金仙术)。
奉贺阳城 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委曲承颜体,骞飞报主身。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
绝句六首 其一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覆舟二首 其一
巫峡盘涡晓,黔阳贡物秋。丹砂同陨石,翠羽共沈舟。羁使空斜影,龙居閟积流。篙工幸不溺,俄顷逐轻鸥。
送王十六判官
客下荆南尽,君今复入舟。买薪犹白帝,鸣橹少沙头。衡霍生春早,潇湘共海浮。荒林庾信宅,为仗主人留。
浏览全部 1586 首
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
性灵底物堪陶冶,郢曲弥高和弥寡。锦囊勿使六丁偷,会有昌黎赏东野。
杂感
不学阴何苦用心,偶因陶写亦成吟。诗中自有三三味,兴尽辞亡没处寻。
次韵孝若谢报谒二首 其一
访旧论交忆断金,闭门宣想日高吟。应思后牧长回首,更学阴何苦用心。顾我自知经世浅,如君何苦爱人深。相逢休说东山话,已觉昨非犹至今。
训蒙绝句 九思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但得用心纯熟后,自然发处有思随。
尹谏议秋怀昌甫以其韵赋之因亦和焉 其八
冷淡秋光画不成,闲身赢得醉而醒。水声自与月俱白,山势常知云更青。广大高明人孰辩,艰难险阻世曾经。著书固以穷愁后,陶冶多应出性灵。
寓所寄何彦明
门倚秋沙白,窗含野树黄。稍能亲雁鹜,已觉远豺狼。旧发从渠短,新诗颇自长。何郎最知我,酒熟定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