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苕溪渔隐丛话》:韩子苍云:东坡尝语参僚曰:如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者,乃知此老用心甚苦,后人不复见其剞劂,但称其浑厚耳。
《杜臆》:“陶冶性灵”,乃此公实得语,然非“用心”不可。……“改罢长吟”,此用心之所得,得诗之趣,斯得诗之益矣。公谓李白佳句“似阴铿”,论者谓公有不满白之意,试读此诗,岂其然乎?
《读杜心解》:自言攻苦如此。卤莽其学殖者,可以矍然矣。“将”字与“纵之将圣”“将”字,同一微婉。
《杜诗镜铨》:将自己插在中间,杜每有此章法(“陶治性灵”二句下)。邵云:此老苦心乃尔,后人草草何耶?
《石洲诗话》:“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言欲以大小谢之性灵而兼学阴、何之苦诣也。“二谢”只作性灵一边人看,“阴何”只作苦心锻炼一边人看,似乎公之自命,乃欲兼而有之,亦初非真欲学阴、何,亦初非真自许为二谢也。正须善会。
《浪迹丛谈》:(苏斋)师曰:杜言:“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此二句必一气读乃明山也。所赖乎陶冶性灵者,夫岂谓仅恃我之能事以为陶冶乎!仅恃在我之能事以为陶冶性灵,其必至于专骋才力,而不衷诸节制之方,虽杜公之精诣,亦不敢也。所以新诗必自改定之,改定之后,而后拍节以长吟之,苟其隙之未中窾,一音之未中节者,仍与未改者等也。……二谢者,非果二谢有此事也,语意之间,直若欲云杜陵野老将能事,不便直说,而假二谢以言之,曰:岂知具二谢之能事,而亦不能不学阴,何之艰苦,刻意以成之乎!苦字非正称之语,乃是旁敲之语,试看有二谢如许之才力,而却亦甘为阴、何之刻苦乎!苦字神理,只得半面,苦字只似就阴、何一边卑之无其高论,若谦下,若敛抑之词,其实亦何尝阴、何果实如此,直是对上“二谢”“能事”,不得不如此。……夫然后上七字“二谢”“能事”四字轩然飞扬而出。
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寄杜位
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峡中为客恨,江上忆君时。天地身何在,风尘病敢辞。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天老书题目,春宫验讨论。倚风遗鹢路,随水到龙门。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忽忽峡中睡,悲风方一醒。西来有好鸟,为我下青冥。羽毛净白雪,惨澹飞云汀。既蒙主人顾,举翮唳孤亭。持以比佳士,及此慰扬舲。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谁重断蛇剑(一作国重斩邪剑),致君君未听。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扃。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客来洗粉黛,日暮拾流萤。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老夫自汲涧,野水日泠泠。我叹黑头白,君看银印青。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谁矜坐锦帐,苦厌食鱼腥。东西两岸坼,横(一作积)水注沧溟。碧色忽惆怅,风雷搜百灵。空中右白虎,赤节引娉婷。自云帝里女,噀雨凤凰翎。襄王薄行迹,莫学冷如丁。千秋一拭泪,梦觉有微馨。人生相感动,金石两青荧。丈人但安坐,休辨渭与泾。龙蛇尚格斗,洒血暗郊坰。吾闻聪明主,治(一作活)国用轻刑。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文(一作天)王日俭德,俊乂始盈庭。荣华贵少壮,岂食楚江萍。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秋雨叹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浏览全部 1586 首
题潘庭坚乐府后奉简陈佥书
性灵底物堪陶冶,郢曲弥高和弥寡。锦囊勿使六丁偷,会有昌黎赏东野。
杂感
不学阴何苦用心,偶因陶写亦成吟。诗中自有三三味,兴尽辞亡没处寻。
次韵孝若谢报谒二首 其一
访旧论交忆断金,闭门宣想日高吟。应思后牧长回首,更学阴何苦用心。顾我自知经世浅,如君何苦爱人深。相逢休说东山话,已觉昨非犹至今。
训蒙绝句 九思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但得用心纯熟后,自然发处有思随。
尹谏议秋怀昌甫以其韵赋之因亦和焉 其八
冷淡秋光画不成,闲身赢得醉而醒。水声自与月俱白,山势常知云更青。广大高明人孰辩,艰难险阻世曾经。著书固以穷愁后,陶冶多应出性灵。
寓所寄何彦明
门倚秋沙白,窗含野树黄。稍能亲雁鹜,已觉远豺狼。旧发从渠短,新诗颇自长。何郎最知我,酒熟定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