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义山诗解》:此作者自伤漂荡,无所依归,特托流莺以发叹耳。
《玉溪生诗意》:流莺之飞鸣来去,风露阴晴,无处不到。我亦伤春者,不忍听此,恐凤城中无所有花枝耳。
《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曰:此亦借端以自叹也。起句“漂荡”字、结句“伤春”字是正义。
《玉溪生诗集笺注》:颔联入神,通体凄婉,点点杜鹃血泪矣。亦客中所赋。
《玉溪生诗说》:前六句将流莺说做有情,七句打合到自己身上,若合若离,是一是二,绝妙运掉。与《蝉》诗同一关捩,但格力不高,声响觉靡耳。
《李义山诗辨正》:含思宛转,独绝古今。亦寓客中无聊、陈情不省之慨。
北楼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异城东风湿,中华上象宽。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清夜怨
含泪坐春宵,闻君欲度辽。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曙月当窗满,征云出塞遥。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
赠宗鲁筇竹杖
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
夜思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彩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往事经春物,前期托报章。永令虚粲枕,长不掩兰房。觉动迎猜影,疑来浪认香。鹤应闻露警,蜂亦为花忙。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何为薄冰雪,消瘦滞非乡。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浏览全部 642 首
与崔十五同访裴校书不遇
梨花落尽柳花时,庭树流莺日过迟。几度相思不相见,春风何处有佳期。
春思 点绛唇
金谷香飘,绿杨枝啭莺声巧。残红轻扫。满径胭脂绕。蜂蝶无情,苦被东风恼。春归早。佳期渐杳。镜里铅华老。
襄阳为卢窦纪事 其五
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皇栖。
听莺曲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送春
檀板银筝不忍听,春深何计挽飘零。伤怀岂止繁花落,揽镜初看两鬓星。迟日风中空踯躅,流莺槛外细叮咛。闲愁更在苍茫处,望里云山无际青。
七夕
屡将时节客中过,今夜双星又渡河。天上佳期应有数,人间欢会苦无多。合离不定桥边影,巧拙何心杼里梭。我亦年来解玄理,却怜尘世尚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