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诚斋诗话》: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如李义山忧唐之衰,云:“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如“莺花啼又笑,毕竟是难春”……皆佳句也。
《二老堂诗话》:唐李义山《霜月》绝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本朝石曼卿云:“素娥青女原无匹,霜月亭亭各自愁。”意相反而句皆工。
《李义山诗集辑评》:何焯云:第二句先写霜月之光,最接得妙,下二句是常语。
《玉溪生诗说》:首二句极写摇落高寒之意,则人不耐冷可知。却不说破,只以青女、素娥对照之,笔意深曲。
《玉溪生诗集笺注》:艳情也。
《唐贤清雅集》:托兴幽渺,自见风骨。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次句极写摇落高寒之意,则人不耐冷可知,妙不说破,只以对面衬映之。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月中嫦娥。(2)婵娟:美好的姿容。
马嵬二首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赠歌妓二首 其二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闻驻行春旆,中途赏物华。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只将沧海月,长压赤城霞。兴欲倾燕馆,欢终到习家。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楼迥波窥锦,窗虚日弄纱。锁门金了鸟,展障玉鸦叉。舞妙从兼楚,歌能莫杂巴。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刻烛当时忝,传杯此夕赊。可怜漳浦卧,愁绪独如麻。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
大道谅无外,会越自登真。丹元子何索,在己莫问邻。茜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戏掷万里火,聊召六甲旬。瑶简被灵诰,持符开七门。金铃摄群魔,绛节何兟兟。吟弄东海若,笑倚扶桑春。三山诚迥视,九州扬一尘。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中迷鬼道乐,沈(一作况)为下土民。托质属太阴,鍊形复为人。誓将覆宫泽,安此真与神。龟山有慰荐,南真为弥纶。玉管会玄圃,火枣承天姻。科车遏故气,侍香传灵氛。飘飖被青霓,婀娜佩紫纹。林洞何其微,下仙不与群。丹泥因未控,万劫犹逡巡。荆芜既以薙,舟(一作丹)壑永无湮。相期保妙命,腾景侍帝宸。
柳枝五首(有序) 其三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浏览全部 642 首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鹧鸪天
迢递层楼接远天。楼高不睹月婵娟。风催密叶都成浪,雨散平林欲化烟。初有雁,已无蝉。自欹孤枕得安便。暂抛身外无穷事,换取新凉一夜眠。
晓渡彭蠡
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芦飞楚岸千重雪,树拥康山几点烟。报曙野鸡残月后,失群寒雁晓霜前。客行不耐风波恶,魂断渔歌到枕边。
秋望吟
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始闻秋风作
西风中夜起,天地始肃清。白雁霜前意,玄蝉露下声。幽人亦何事,版筑初经营。何时登此阁,坐望罗浮征。
钱仲庸主簿入京三首 其三
野梅官柳只供愁,空倚鄱江百尺楼。待倩天边几鸿雁,为传消息到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