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杜诗通》:“心中念故人,泪堕不知止”,此陈思王《怨诗》语也,明说出个“故人”来,觉古人犹有未工。
《唐诗归》:钟云:二语有不敢前问之意,温存之极(末二句下)。
《唐诗训解》:“不知恨谁”、最妙。
《唐诗笺要》:“不可明内说尽”六字,乃作诗秘钥,凡诗皆宜尔,不独五言短古为然。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神韵绝人,不在笔墨。毛衣儒曰:恨至不可解处,即己亦不自知。
《秋窗随笔》:最喜上摩诘“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李太白“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得言外之旨;诸人用“泪”字,莫及也。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写“怨情”,已满口说出,却有许多说不出,使人无处下口通问,如此幽深!
《超纯斋诗词》: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宣城赵太守悦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赤县扬雷声,彊项闻至尊。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骞。
寄远十一首 其七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迹馀。地形连海尽,天影落江虚。 旧赏人虽隔,新知乐未疏。彩云思作赋,丹壁间藏书。 楂拥随流叶,萍开出水鱼。夕来秋兴满,回首意何如。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其二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醉题王汉阳厅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浏览全部 1118 首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宫词 其二十
迎春燕子尾纤纤,拂柳穿花掠翠檐。闻道蕊官三十六,美人争为捲珠帘。
稻江冶春词二十四首 其一十二
怡和巷口夕阳斜,长乐街头唤卖花。十二珠帘齐捲起,玉楼沈醉美人家。
过万都尉馆赋赠
坐捲珠帘夏日长,主家楼阁凤城傍。金池草色连兴庆,玉洞花枝映寿阳。逸气千秋回处仲,玄谈一代擅真长。春山写就难停笔,次第蛾眉出后房。
十七夜月思
秋夜已如此,美人安在兹。含颦向王魄,扬耒忆蛾眉。袅袅芳香歇,盈盈白露滋。河关怅伊阻,谁复讯佳期。
千里思
颜如花,肤如雪,秋水双眸面如月。千里相思不相见,当时却恨轻离别。美人美人颦蛾眉,绿窗寂寂春风微。巫山梦断君何处,化作朝云缥缈飞。